从看病到养老 安全感如何“保”出来?

2025年04月24日 字数:1187
  金融保险业披露率与绩效数据双向增长的背后,是该行业逐渐从“被动合规”向“主动担当”的转型。在此过程中,ESG已成为诸多金融保险企业核心战略的一部分,而这种思维转变也会推动金融保险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治理走向“深水区”。
  保险托民生:从田间到社区的保障突围
  中国人寿公司借助服务网点遍及全国各个地区的优势,持续加大对边远地区的资源倾斜力度,积极向服务欠缺地区提供保险服务,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024年,中国人寿通过团险渠道为约969万人次特定女性群体提供了约1.6万亿元的保障金额;为约2730万人次计生家庭成员提供了约1.8万亿元的保障金额。
  在养老服务领域,中国人寿以民生保障为锚点,通过养老社区、康养旅居等普惠产品线,将ESG理念转化为针对老年群体的实际保障方案。在其提供的养老保障业务及养老生态建设中,个人养老金业务、商业保险年金业务位列行业榜首;养老社区、养老公寓、康养旅居三大养老产品线落地,并已在14个城市布局17个机构养老项目。
  金融护生态:从能源投资到零碳建筑实践
  在众多亮眼的绿色投资项目中,“国寿资产——兰沧项目”脱颖而出。据了解,该项目由中国人寿出资36亿元,助力标的公司布局风电、光伏等其他清洁能源投资建设。经认证,此项目为行业内首单获得国内最高等级(G-1)绿色认证的绿色股权投资计划,预计每年可节约2176万吨标准煤,二氧化碳减排量约达3672万吨。
  从行业投资端整体来看,保险资金凭借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强的优势,能为风电、光伏等绿色产业提供长期资本支撑,推动清洁能源项目加速落地。通过投资绿色产业,保险行业既为实体经济注入了发展动力,又推动了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科技控风险:坚守金融安全环境
  中国人寿将风控合规举措深度融入经营业务场景,并强化佣金费用管控,率先实现了渠道一年新业务价值率、一年新业务价值贡献双提升。2024年,中国人寿银保渠道总保费为762.01亿元,首年期交保费为187.76亿元,续期保费占银保渠道总保费的比重为60.76%。
  长期的稳健经营和对风险的高效管理,也为企业自身带来了更好的市场公信力。据悉,在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中,中国人寿已连续27个季度保持A类评级,在偿二代二期SARMRA评估中得分稳居人身险公司前列。
  面对市场金融犯罪手段日益复杂化、隐蔽化的新挑战,通过科技赋能维护社会金融环境健康发展,也是保险金融企业的应有之义。以中国人寿反洗钱监管科技应用实验室为例,该实验室率先破解了金融犯罪治理的“数据孤岛”与“风险量化”难题,孵化洗钱风险态势感知预处理应用采取了“指标抽取——系统预处理——人工分析”的创新模式,系统整合了信息输出风险分析意见,从而提升了公司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的效率与质量。据悉,该洗钱风险态势感知平台项目荣获了2024年度“数据要素伊”大赛分赛区金融服务赛道第一名。截至目前,中国人寿已实现每千万条数据的系统处理时间从19小时缩短至0.2小时,并支持按照监管检查标准实时校验与筛查。
  中国人寿供稿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