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T依赖到无图操作

西安交大二附院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迈入亚毫米时代

2025年04月17日 字数:839

  阳光讯(记者 张华 文/图)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中心关节与足踝病区杨佩教授团队,成功开展了2台应用最新一代无图像CORI骨科手术机器人的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患者术前无需进行CT扫描,既减少了辐射伤害,又有效缩短了术前准备时间;术后6小时即可开始康复训练,术后次日便能下地行走,疼痛缓解显著,手术更快速、更精准、更安全。
  据了解,作为一项毫米级手术,膝关节置换对截骨精度和角度控制要求极高,1mm的截骨量,1毅的角度差异可能带来完全不同的术后效果。据杨佩教授介绍,膝关节附近的肌腱、神经、血管众多,传统手术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护,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严重损伤。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的出现,可以完美解决上述临床问题,让医生准确掌握患者的手术部位信息,令手术变得更加精准、安全和高效。
  “早上起床后再也不用等半个小时再下床了,直接就能去遛弯,这手术做得真好!”张大爷神采奕奕地说。此前,张大爷早晨起床或久坐后,双腿膝关节会出现僵硬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才能逐渐得到缓解。在医生指导下,他尝试过口服药物、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等治疗,但效果甚微。同样,60岁的李阿姨此前在行走、上下楼梯、蹲起等活动中双腿膝关节疼痛也会明显加剧,甚至会出现剧痛。她自行热敷、冷敷,抬高患肢,在医生指导下做过电刺激、超声波等治疗,但都只能短暂缓解疼痛。
  杨佩教授团队通过术前多学科评估,为两名患者实施了CORI机器人辅助手术。术中,CORI机器人通过实时三维骨面建模技术,动态提取了患者的膝关节解剖数据,杨佩教授团队结合术中力线测量与关节间隙平衡调节功能,个性化地制定截骨方案,将误差控制在了亚毫米级,同时还减少了对患者软组织的侵袭。机器人精准执行了截骨计划,并辅助完成了假体定位与安装等工作,显著提升了手术的精确性与安全性。
  据该院骨科中心关节与足踝病区副主任田润介绍,CORI机器人技术尤其适用于严重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僵硬等患者,无需术前CT的特点可降低患者的辐射风险,通过优化截骨与软组织平衡,还能减少术后的并发症风险。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