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县三维治理破解环境整治困局
2025年04月16日
字数:502
■记者 高小雨 通讯员 曹珂 刘慧慧
近年来,榆林市吴堡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通过环卫设施升级、长效系统整治、环保机制创新三维治理,着力治垃圾、治污水、治村庄,不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绿色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吴堡县全面推进环卫设施升级改造,构建起全域覆盖的垃圾处理网络。城区以“绣花功夫”推进垃圾分类,200个分类垃圾桶与10座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示范亭,成为引导居民参与分类的前沿阵地;农村地区则通过237个勾臂式垃圾箱与6辆勾臂车编织起收运密网,实现“投放——收集——转运”无缝衔接。当前,吴堡县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100%。
吴堡县以“千万工程”为蓝本,创新构建“制度+设施+管理”三位一体治理体系:在制度层面,将“八清一改”细化为年度任务,建立“三捆绑一包干”责任机制;基础设施方面,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7%,污水处理率提升至38%;日常管理方面,404名专职保洁员按照《村级保洁员管理条例》实施网格化考核,河道巡查实行“问题发现——拍照取证——整改销号”全流程留痕。
吴堡县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有效”赋能全面振兴的新模式,通过建立垃圾分类积分激励体系,打造“垃圾当铺”“生态银行”等特色平台,构建起全民参与的环保共治格局。
近年来,榆林市吴堡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通过环卫设施升级、长效系统整治、环保机制创新三维治理,着力治垃圾、治污水、治村庄,不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绿色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吴堡县全面推进环卫设施升级改造,构建起全域覆盖的垃圾处理网络。城区以“绣花功夫”推进垃圾分类,200个分类垃圾桶与10座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示范亭,成为引导居民参与分类的前沿阵地;农村地区则通过237个勾臂式垃圾箱与6辆勾臂车编织起收运密网,实现“投放——收集——转运”无缝衔接。当前,吴堡县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100%。
吴堡县以“千万工程”为蓝本,创新构建“制度+设施+管理”三位一体治理体系:在制度层面,将“八清一改”细化为年度任务,建立“三捆绑一包干”责任机制;基础设施方面,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7%,污水处理率提升至38%;日常管理方面,404名专职保洁员按照《村级保洁员管理条例》实施网格化考核,河道巡查实行“问题发现——拍照取证——整改销号”全流程留痕。
吴堡县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有效”赋能全面振兴的新模式,通过建立垃圾分类积分激励体系,打造“垃圾当铺”“生态银行”等特色平台,构建起全民参与的环保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