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有座报恩塔

2025年04月15日 字数:1746
  ■韩星海
  这是人与狗之间一个真实的故事,现在仍有砖塔为证。
  在陕南的紫阳城,沿任河荡舟而上,游览到一个名叫瓦房店的山麓北坡上,老远就能看到一座古砖塔,当地人叫它狗塔。
  言下之意,这座塔就是为狗修建的纪念塔,真是耸人听闻,但说起来却十分有趣……
  报恩塔原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可以说是一个民不聊生的年代。有一年的春天,也就是紫阳茶园开采之时,有一名晋商来山南(紫阳区域旧名)的桂花庄收购茶叶,行至任河西岸时,天色已晚,河上无船,此人只好歇息在江岸的一间客栈里。事有奇巧,此人除随身带有干粮、银两外,还有一只小黄狗尾随,就像带了一位保镖。
  长途跋山涉水,商人脚困身累,倒在床铺上就打着呼噜睡着了。小黄狗则静卧在主人的身旁,吐着长舌头,双眼一眨也不眨地守着。
  三更半夜,寒风刮起,任河水拍打着堤岸,随后又哗啦啦地向东流去。
  “汪!汪!汪!”小黄狗开始狂叫,划破了春夜的宁静。
  原来,茶商住进客栈后,被流窜作案的一个强盗盯上了。强盗为了谋财,在夜深人静之时,给茶商的房间里吹了蒙汗药,使得茶商很快失去了知觉。
  随后,当强盗悄悄溜进屋子时,小黄狗发疯似的扑向这个恶人,用爪子和尖牙撕咬着,但它还是被恶人的棍棒所逼退,茶商身上的银两就这么被洗劫一空。
  强盗在前面跑,小黄狗就在后面追,不知不觉间就逃到了一个山坡上。这时,狗不叫了,也没了影子,只听村里头的公鸡正在打鸣。强盗松了一口气,点起了一堆篝火,坐地数赃后,又重新将银两装进了布袋子。他舒展了一下身子,起身就要逃走。
  可他高兴得太早了,小黄狗就躲在他的身旁。当他看清是这条小黄狗时,只见它腾空而起,一爪子就夺回了钱袋子,噙在嘴里,死活不松口。
  强盗毕竟是强盗!为了钱财,他挥起棍棒,打得狗儿连滚带叫,当然也惊动了邻近的山民,做贼心慌的强盗连忙逃跑了。
  天刚蒙蒙亮,河面上还飘浮着一层轻纱般的雾气,更显得春寒料峭。商人起身后打了一个喷嚏,随口叫道:“黄儿!黄儿!”好大一会儿,还是听不到应声,一看,腰间的钱袋子也不翼而飞了,一种不祥的预感随即而来。
  商人急忙跑出客栈,口中一边喊着小黄狗的名字,一边到被踩踏倒地的草丛中去寻找。好不容易寻到了河对岸这块比较平缓的草坡上,眼前的景象让他顿时惊呆了,不由得号啕大哭起来。
  原来,机灵可爱的小黄狗已经成了一条死狗,它倒在草地上,怒目圆睁,尽管全身皮开肉绽,但嘴里还叼着主人的钱袋子,两只前爪也保持着护卫的姿势。
  商人在痛惜中反思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么,这条狗呢,它是为谁而遭遇横祸惨死的呢?
  心情无比沉重的商人从狗嘴里掏出装有银两的钱袋子,又擦干了狗身上的血迹,脱下自己的衣衫包裹住狗的尸体,就地挖坑掩埋了。
  商人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几步后,又重新返回原地,他想:如果我若干年后要来此地凭吊我的这条狗,咋能找见这个地方呢?犬马之劳的真诚谁能忘怀啊!
  于是,商人召集来附近的山民,直截了当地讲述了这件痛心的事情,决定把收购茶叶的这些银子全都拿出来,为狗修建一座塔,起名为报恩塔。人要报狗恩,山里人齐响应,没过几年,就建起了砖塔和寺庙,并且还有了香火。
  从十二生肖来说,狗排在第十一位,属于“戌”。狗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忠贞不渝,而狗又是人类患难与共的朋友,被称为通人性的动物,它对主人家特别忠诚,民间还流传着好多故事。例如,“牧羊犬三千里寻主”“义犬求主”等。我们好多农家的孩子,乳名中都带狗字,传承着老祖先金狗载福的文化烙印。
  关于报恩狗塔的传说和印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潜藏了多年。我每次去紫阳,若有空闲时间,都会去看一次这座塔。2018年初春,我再次前去观瞻此塔。拍摄过几张照片后,我用手触摸着长满青苔的塔砖,围着塔转了一圈又一圈,数了数,塔总共有7层,系六棱形,计高12米,底部直径4米,颇显壮观。当地政府一位陪同的官员说,该塔以前属于水库淹没区,后来还是当地老百姓沿山麓上移后又重新修建的,属于民间自发修建的建筑。早在2014年6月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就发布了《关于公布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这座报恩寺塔已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成为外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可谓名不虚传……
  当我们要离开此塔时,小山村里的大小狗儿叫得正欢,一股乡愁的滋味涌上心头:“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那山、那狗、那人、那事,已经尘埃落定。但此塔,就像一座活生生的人性之塔!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