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市域通审”
2025年04月10日
字数:503
阳光讯(记者 李梦君)近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随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市域通审”改革的深入推进,目前陕西“全市域通审”经办模式已在全省10个设区市全部实施,涵盖11类66项风险业务,实现了全系统参与、全流程管控、全业务通审。
据了解,陕西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人员与参保对象的平均服务配比为1:16000,部分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市(县)经办机构服务配比甚至超过1:40000。由于此前陕西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业务实行属地经办,受理、审核、反馈等经办业务被限制在固定区域,因此,存在“忙闲不均”“标准不一”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陕西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市域通审”列为社保领域自主改革创新项目重点推动,发挥经办机构垂直管理优势,从根本上打破地域、机构、人员、数据等壁垒,从省级层面统筹调动经办资源,推行“全市域通审”模式改革,推动社保经办服务从属地经办向全域协同转变,将分散的经办“小窗口”升级为联动服务的“大网络”。
“全市域通审”实现了经办资源的集中利用,强化了风险防控手段。通过前台受理、后台审核的“双随机”推送机制,最大限度地杜绝了草率审核、人情审核等情况,做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审核,业务管控、风险防范和经办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陕西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人员与参保对象的平均服务配比为1:16000,部分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市(县)经办机构服务配比甚至超过1:40000。由于此前陕西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业务实行属地经办,受理、审核、反馈等经办业务被限制在固定区域,因此,存在“忙闲不均”“标准不一”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陕西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市域通审”列为社保领域自主改革创新项目重点推动,发挥经办机构垂直管理优势,从根本上打破地域、机构、人员、数据等壁垒,从省级层面统筹调动经办资源,推行“全市域通审”模式改革,推动社保经办服务从属地经办向全域协同转变,将分散的经办“小窗口”升级为联动服务的“大网络”。
“全市域通审”实现了经办资源的集中利用,强化了风险防控手段。通过前台受理、后台审核的“双随机”推送机制,最大限度地杜绝了草率审核、人情审核等情况,做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审核,业务管控、风险防范和经办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