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叮嘱

2025年04月08日 字数:768
  ■平河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是一个水清气升、大地泛新、万木萌发、乾坤明朗的好时节。
  自周朝以来,清明节一直是中华民族祭祀祖先的重大节日。小时候,清明节临近时,爷爷都会带着我去祭祖。爷爷拿上铁锨,挎上一个带盖的篮子,篮子里面装着祭祖的供品、烧纸、冥币等。爷爷做的窝窝头暄软、好吃,出了门,便掰给我一块,我吃得津津有味,跟在爷爷的后面,去往祭祖的路上。
  清明的季节,麦苗都晃开膀儿了,远比寒露刚出土时厚实多了,也茁壮多了。祖先的安眠之地,一般都在麦田深处,要从麦田里斜插着走过去,爷爷叮嘱我要走麦畦界,少踩麦苗。
  每到清明,爷爷都是先去一处焚烧纸钱与冥币,再到另一处焚烧,看来祖上曾迁过冥地。爷爷跪拜时总是格外恭敬,腰弯得极低,额头几乎触地,可以看出爷爷承续了很好的家风与孝道。
  母亲亦是大户人家,受过良好的家教,也秉持着良好的家风与孝道。每次清明,母亲都嫌我们兄弟几个回去得晚。“甭回来了,看看还有人烧纸吗?十来天前人家都烧完了。”母亲满脸的不高兴,说得我们几个人都哑口无言。母亲不轻易批评人,看来她是真的气我们没有把孝道放在心上了。我们兄弟几个便都低着头,不敢作声。
  当年,母亲嫁到父亲家,可是对父亲进行了严格考察的,不是考察贫富,是调研考察他们家的家风与孝道如何。看来看去,出一家、进一家都是非常严谨的。
  我们兄弟几个便商量,以后不能每次清明都让母亲数落了,显得我们不懂事儿、不孝顺。哥哥急了,说:“什么显得?那就是不孝顺!街里巷里,四邻八家都知道‘早清明,晚寒食’,就咱不知道?”我知道哥哥这是冲我说的。
  母亲是疫情前走的。疫情几年间,我们也没有能够认真遵照母亲的叮嘱,祭祖之事多有耽搁。今年清明,我们早早就回去了,备齐了纸钱、供品。麦田依旧青青,纸灰随风飘散,在清明的阳光下打着旋儿,恍惚间,我仿佛看见母亲站在田埂那头,眼里含着笑意。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