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一附院完成世界首例PSH神经调控治疗
填补了国际医学空白
2025年03月27日
字数:953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 文/图)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该院神经脊柱团队何百祥主任医师、鲍刚主任医师团队携手神经外科ICU刘昊副主任医师团队,成功为两位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活跃综合征”的患者实施了脊髓神经电刺激术。术后,两位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病情平稳,目前已顺利开始进一步康复治疗。据科技查新证实,这是国内外首次将脊髓神经电刺激应用于该综合征的治疗。
据了解,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简称:PSH)是一种自主神经功能调节障碍,常见于急性脑损伤患者,表现为交感神经活动阵发性发作,核心临床特征包括难以控制的心动过速、过度通气、高血压、高热、大汗及肌张力增高等。研究表明,PSH患者的住院时间较长,感染等并发症也更多,远期预后差。目前,该病的治疗尚无有效根治手段,大量患者只能依赖于持续静脉输注镇静镇痛药物抑制其症状,对患者的治疗康复护理带来重大挑战。
脊髓神经电刺激(简称:SCS)是一种通过植入电极向脊髓发送电信号来缓解疼痛和改善神经功能的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电刺激阻断或调节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鲍刚主任医师团队在长期的一线临床实践中,敏锐地捕捉到SCS在神经调控领域的潜力,提出了将SCS技术应用于PSH治疗的新思路。SCS的参数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这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细致的观察力,以找到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此次接受治疗的两位患者来到西安交大一附院陆港医院神经外科何百祥主任医师处寻求治疗方案。入院后,刘昊副主任医师及张威主治医师结合神经影像学、神经内分泌、自主神经平衡、24小时长程脑电对患者进行评估后,何百祥主任医师、鲍刚主任医师团队与麻醉手术部通力配合,采取微创方式,将电极精确埋置于颈椎管内。
术后第二天开启刺激装置,医生通过多次测试和调节,逐步优化刺激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两位患者原本频繁剧烈的血压、心率异常波动迅速趋于平稳,呼吸节律亦得到改善,大汗及肌张力骤增的发作频率明显降低。目前,两位患者逐渐摆脱了对镇静镇痛药物的依赖,病情逐步稳定,已顺利进入到康复阶段。
此次脊髓神经电刺激术成功应用于PSH治疗,为这一难治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诊治提供了全新思路与手段,同时也标志着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经外科在新兴神经调控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