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1分钟按1小时收费是否合理?停车场“化整为零”收费引争议》后续

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停车收费上半年有望出新政策

2025年03月17日 字数:1541

  ▲《阳光报》3月13日报道版面图。

  近日,本报刊登的《超时1分钟按1小时收费是否合理?停车场“化整为零”收费引争议》,自刊登后引发市民的关注并发起大家的热议。
  西安市民张先生在北郊盛龙广场购物未果,返回因堵车花费16分钟,超时1分钟被收取了4元停车费。记者调查发现,西安市停车场“化整为零”收费现象普遍,各家收费标准不一,而西安市原有停车收费文件已过期,新文件尚未出台,“化整为零”收费的标准不同引发消费者热议。
  记者 刘珺
  
  新方案实施后
  以15分钟为一个计费单位
  《超时1分钟按1小时收费是否合理?停车场“化整为零”收费引争议》本报刊登后,引发各界关注,也得到来自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最新消息,到今年上半年底有望出台停车收费最新政策。新方案实施后,无论是市场调节价还是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停车场,全部统一以15分钟为一个计费单位,这一调整预计能降低市民停车费用负担约30%以上。
  据了解,西安市停车场的收费管理分为三类,分别是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以及市场调节价。
  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停车场,主要包括政府投资建设以及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的停车场。这类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受到政府相关文件的严格监管,其目的在于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市民的基本停车需求。而市场调节价的停车场,则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如北郊的盛龙广场这类商业综合体停车场。对于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停车场,其收费标准由经营者依据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制定。
  新方案已形成基本稿子
  今年上半年有望发布
  3月14日,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管理处表示,市政发〔2017〕37号文件有效期至2022年8月31日。文件到期后,市政府要求发改委和公安交警部门对相关文件进行修订,且要求将停车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收费标准以及收费类区划分一并出台。目前,新的方案已形成基本稿子,准备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预计今年上半年有望发布。
  此次新方案对停车计费单位进行了调整。此前,只有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停车场以半小时为一个计费单位,市场调节价停车场的计费单位由经营者自主决定,西安市普遍以1小时为计费单位。新方案实施后,无论是市场调节价还是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停车场,全部统一以15分钟为一个计费单位。“不管市场调节价还是政府指导价,全部都变成15分钟。以前停车1小时01秒,新方案只需要交1小时15分钟的钱就够了。我们估算了一下,群众停车费用负担能降低30%以上。这是我们一个亮点,在全国十余个副省级城市中,此举走在前列,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政策导向。”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管理处一名姓李的工作人员说。
  收费牌上将明确标注
  多个有效投诉电话
  此外,对于停车场收费牌上投诉电话标注混乱的情况,也有了解决措施。由于2019年机构改革,物价局并入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职能并入市场监管局,原物价局投诉电话“12358”已不再使用,现统一为“12345”或“12315”。新政策出台后,将要求停车场在收费牌上明确标注多个有效投诉电话,包括交管部门、停车场主管部门及市场监管投诉电话等,以方便市民在遇到停车收费问题时能够及时反映。
  在新政策正式出台前,虽然旧的收费文件已过期,但为保证市场秩序稳定,旧文件仍继续适用。同时,省发改委公布的停车收费新政是全省综合性政策,具体收费标准还需参照各市县相关文件。
  停车收费问题看似小事,却关乎市民切身利益、商场客流量以及城市的营商环境。此次西安市停车场收费政策的修订,不仅回应了市民多年来的呼声,解决了诸如停车1小时01秒却收2小时费用的不合理现象,还将通过规范投诉渠道、统一计费单位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停车场收费管理体系。期待新政策的实施能够切实提升市民的停车体验,促进城市停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实现商家与消费者的共赢。本报也将持续关注新政策的落地实施情况。
  
  阳光报社官方微信公众账号《阳光报》
  热线电话:029-86253335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