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红会医院发布国际首例神经调控治疗成果

为神经源性溃疡患者带来新生

2025年03月12日 字数:913

  阳光讯(记者 张华 文/图)3月10日,西安市红会医院南院区神经外科张治国团队发布全球首例神经调控(脊髓电刺激)治疗严重神经源性溃疡合并双下肢肌张力障碍的成果。这项创新医学技术,不仅让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重获新生,更为此类疾病的治疗开拓了新的治疗路径。
  患者小马(化名)今年30岁,半岁时臀部严重烧伤影响行走,8年前出现双下肢僵硬以及无规律反复发作的溃疡,导致活动受限并呈进行性加重。近2年来,双下肢肌张力显著增高,小腿及踝部皮肤持续破溃、流脓,双踝挛缩内翻畸形,导致活动严重受限、不能行走,辗转多家医院均疗效甚微。
  为求进一步治疗,患者家属慕名找到西安市红会医院南院区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治国。治疗团队对患者病情充分评估,认为传统的有创治疗方法,如神经切断、反复清创、甚至截肢等方法存在治疗过程长、患者损伤大、治疗效果不确切、生活质量低下等缺点。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团队决定创新性地采用神经调控技术,通过将微型电极置入脊髓外特定节段,实现神经的精准调控,使肢体功能和血管血运得到改善。
  在一期局麻下临时电极置入后,经由反复调整刺激模式和参数,手术后第四天,小马的双下肢肌张力显著下降,溃疡也出现了明显愈合,其家属欣喜地看到了神经调控的神奇效果,选择了二期植入永久电极。目前,小马的双下肢肌力已接近正常水平,且溃疡基本愈合,原来发黑发紫的肢体也逐步恢复了正常的颜色。2年了,小马终于可以借助助行器独立行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据张治国介绍,脊髓电刺激是一种通过植入微电极至患者的脊椎椎管内,利用刺激器发出电脉冲信号,对脊髓背柱、脊神经根、背根神经节或周围神经进行刺激而调节神经功能的治疗方法。这种微创、可逆的治疗方式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持续性强等特点。团队应用此项技术在治疗顽固性疼痛、脊髓损伤和脑出血后遗症、糖尿病足、昏迷促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本例患者的显著疗效背后,是张治国团队的经验凝集和技术展现,更是新技术创新、勇攀高峰的体现。经科技查新,本病例是神经调控技术治疗神经源性溃疡合并双下肢肌张力障碍的全球首例,这标志着红会医院神经外科张治国团队为此类疾病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为神经源性溃疡合并双下肢肌张力障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