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台区“空中卫士”上岗
为耕地保护插上“科技翅膀”
2025年03月12日
字数:799

■记者 任军 通讯员 马力 赵明明 文/图
“嗡嗡嗡——”随着一阵轻快的马达声响起,一架无人机从汉中市汉台区铺镇的田野上空缓缓升起,像一个灵巧的“空中卫士”,开始对脚下的耕地进行全方位巡查。这是汉台区铺镇自然资源管理所在运用全区“智慧耕保”监管系统的基础上引入的“黑科技” —— 无人机技术,它正以高效、精准的方式,为耕地保护注入全新活力。
“天眼”上岗,耕地保护更高效。“以前巡查耕地全靠两条腿,还查不了多少地方。现在有了无人机,几分钟就能飞完一大片地,发现问题还能立马拍照取证,效率高多了!”铺镇自然资源管理所负责人陈哲一边操控着无人机,一边兴奋地说道。
无人机的“天眼”功能,让耕地保护工作如虎添翼。通过高清摄像头和遥感技术,无人机能够实时捕捉耕地变化,精准识别违规占用、破坏耕地等行为。无论是非法占用耕地、违规建设,还是土地撂荒等问题都逃不过无人机的“火眼金睛”。
科技赋能,守护“饭碗田”更精准。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就是守护我们的“饭碗田”。陈哲表示,无人机不仅能快速巡查,还能通过定期监测记录耕地的变化情况,并生成详细的影像数据。这些数据为耕地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让监管工作更加精准、透明。
“以前有些违规行为隐蔽性强,发现问题存在滞后性,现在有了无人机,问题早发现、早处理,耕地保护工作变得更加主动了。”陈哲说。
科技助力,耕地保护迈入新时代。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环保、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汉台区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科技赋能耕地保护的新路径,为守护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无人机不仅是我们工作的‘好帮手’,更是耕地保护的‘守护者’。”陈哲表示,今后将继续深化无人机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耕地保护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在无人机的助力下,铺镇的耕地保护工作正迈向新台阶,用科技赋能守护“饭碗田”。铺镇的田野上,一幅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