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共同体成立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
2025年03月06日
字数:1042

▲陕西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共同体成立。
阳光讯(记者 缑青翠 文/图)3月4日,陕西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共同体在西咸新区成立,共同体将全面整合创新资源,汇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打破制约创新发展的“堵点”“卡点”,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
陕西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共同体下设氢能、机器人、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专委会和技术经理人专委会,聚集了陕西氢能集团、秦川机床等行业领军企业以及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
共同体将邀请院士专家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与“会企校企服务中心”,聚集高层次人才,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精准赋能产业发展;围绕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氢能等新兴未来产业,全力攻克“卡脖子”技术,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积极搭建科技与产业沟通桥梁,提供全要素、全周期的陪伴式科技服务,加速科技成果的应用与产业化进程。
国际合作助力产业腾飞
由西安交通大学、陕西氢能研究院、塞尔维亚核科学研究所三方联合成立的氢能实验室,将围绕新型储氢材料、AI辅助氢能材料设计与制备、氢能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等研究主题开展国际合作,积极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落地。
西咸新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新区对氢能产业的发展规划早、支持力度大,目前已引入及培育落地氢能企业80余家,超全省氢能企业总数的1/3,涵盖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氢能国际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将推进新技术的研发和转化落地,助力新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全新步伐。
新项目签约 共同体优势初显
会上,西咸新区科协、泾河新城、沣东新城与相关单位签署的氢能联合研究项目、机器人联合研究项目、中试平台科技保险合作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等也十分引人关注。
氢能联合研究项目将借助共同体氢能专委会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全力攻克氢能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为新区氢能产业聚集区的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机器人联合研究项目通过产业专委会的资源,在小型无人运输设备等多个领域开启新的探索,助力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
未来,陕西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共同体将发挥组织资源优势,紧扣科教协同育人、产学研用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力破除制约教育科技人才互动的堵点卡点,勇闯改革“深水区”,激活创新“动力源”,抢占产业“制高点”。西咸新区也将坚持以秦创原总窗口建设为牵引,以“双中心”示范区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创新、产业、人才、金融”资源加速聚集为路径,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