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震山河 文化传薪火

宁强县大安镇开山锣鼓队“破壁出圈”

2025年03月05日 字数:923

  大安开山锣鼓队用鼓槌敲响文化自信强音。

  ■记者 任军 通讯员 沈守瑞 文/图
  2024年的一个夏日,宁强县大安镇的一片空地上,几十名村民手握鼓槌、肩扛花秆,在烈日下挥汗如雨,鼓点如雷,镲声如电,花秆舞动似彩云翻卷——这是大安开山锣鼓队成立后的一次集训场景。
  大安镇的历史里从不缺少文化基因,这些璀璨的文化瑰宝长久以来深藏于古籍与老人口中,鲜少以鲜活的形式走进现代生活。如何让沉睡的历史“活起来”?2024年8月,人们提出组建一支锣鼓队的构想,以五丁开山的故事为基础,将传统故事以锣鼓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
  成立锣鼓队的消息一经发出后,村民们热情高涨,报名人数很快有近百人,大家都跃跃欲试。借着这股势头,大安镇政府随即趁热打铁,为大家请来专业人员进行为期15天的集中培训。夏日的高温和不断反复地训练使队员们疲惫不堪,有人把握不好节奏,有人记不清曲调……即便如此,队员们也没有轻言放弃。经过十多天的磨炼,大家能够一鼓作气完成全程演出,相视而笑的瞬间,身上的疲惫也一扫而空。“要组织这样大型的活动非常不容易,2024年8月,我们开始组建这个团队,我担任锣鼓队的指挥。起初,我内心比较忐忑,担心自己做不好。然而,当我看到大家纷纷积极参与,干部与群众齐心协力,这给我增添了许多信心。”锣鼓队指挥员周亚静说。
  2025年汉中“非遗中国年·社火闹新春”巡游表演上,锣鼓队迎来一场高光时刻。锣鼓队作为头阵第一个出场亮相,队员身穿羌服,以鼓声入场,手持锣鼓镲乐器和花秆分别表演了平坡、上坡、老虎磨牙、大秧歌等曲调。随着指挥的手势,阵型忽如莲花绽放,忽如利剑出鞘。当《老虎磨牙》章节响起,鼓手以槌敲鼓,以掌拍边,模拟出猛虎低吼、利爪刨地的声响,令观众屏息凝神。终章《大秧歌》段落,鼓声气势磅礴,红绸与金镲交相辉映,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我很开心能成为锣鼓队的一员,平时我对文艺类的活动就很感兴趣,自己也摸索学习了很多乐器,听说要组建锣鼓队的消息,我就第一时间参与其中,希望以后可以去更大的舞台,把大安开山锣鼓的声音传给更多人听。”锣鼓队队员彭元明高兴地说。
  如今,大安开山锣鼓队已接到多地演出邀请,甚至有望登上更高的舞台。鼓声震山河,文化传薪火。大安锣鼓队用鼓槌敲响了文化自信的强音。这声音,是历史的回响,亦是未来的序曲。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