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推进“六个改革”深化现代化西安实践

谋划1.2万亿元投资项目

2025年02月27日 字数:1352
  阳光讯(记者 韩冯盼)2月25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六个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西安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凯、科技局副局长江霞、工信局副局长刘婷分别介绍了相关情况。
  谋划超1.2万亿元投资项目
  王凯介绍,2024年,西安市经济稳健前行,地区生产总值达13317.78亿元,同比增长4.6%。345个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12.8%;产业体系不断强化,比亚迪、隆基等重点企业产值增长超20%,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6.4%。交通愈发便捷,T5航站楼启用,高铁、地铁线路开通,城市安全韧性增强,电网和天然气供应能力提升;改革开放成果突出,中欧班列开行量增长25.1%,新开及恢复多条国际航线。
  2025年,西安市发改委围绕“深化六个改革”,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在多个领域发力。西安紧盯国家投资导向,谋划超1.2万亿元投资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抓好重大工业项目,培育战新产业集群,开展氢能示范;建成“地下一张网”,推进城市更新和交通、能源设施建设;提升中欧班列(西安)运营能力,推进开发区转型;加快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新能源;办好民生实事,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推进“平急两用”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
  进一步提升西安科创影响力
  江霞表示,2024年,西安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成效显著,科技创新工作实现突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再升1位,位列全球第18位、中国第7位;创新支撑更加有力,西安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工程,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突破1.5万家和1.9万家,300多家高企“升规”;同时高标准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实施技术攻关项目。
  2025年,西安将以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机制改革为重点,以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统领,夯实产业强市基础。一方面,将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组建创新联合体和研发平台,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同时,西安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坚持“一校一策”,推进校地融合,推广成果转化模式,开展试点,孵化“种子”企业。
  培育200户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刘婷介绍,2024年西安工业领域成绩斐然,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这一年,西安工业发展企稳回升,全市2115户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达9692.7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6。重点企业支撑有力,15家百亿工业企业产值增长10.2%,新增规上企业贡献显著;重点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六大支柱产业产值达7671.29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9.1%。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亮眼,比亚迪、吉利汽车合计产值增长6.9%,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3.8%。新兴产业发展迅猛,铂力特等企业产值大幅增长,民用无人机等产品产量实现高增长;工业投资回暖向好,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
  2025年,西安将贯彻“深化六个改革”部署,把做大做强工业作为主攻方向。一是组链成群,推动产业规模壮大,实现工业规模整体跃升;二是科产融合,培育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布局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三是梯度培育,提升规上企业数量。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出台专项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升规纳统,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0户。构建四级梯度培育体系,培育200户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服务方式,搭建数字化转型平台,强化金融支持。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