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做好“土特产”文章
王益区农村经济大提速
2025年02月25日
字数:969

王益区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罗速速 文/图
近年来,铜川市王益区紧紧围绕全区“1393”思路举措,实施农业农村“1253”发展计划,聚力构建“园区+龙头企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奋力推动全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1.87亿元,同比增长4%,排名全市第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744元,同比增长7.3%,排名全市第一。
保障粮食安全、统筹安排粮食生产等一系列工作。2024年王益区粮食播种面积5.0253万亩,粮食产量达1.058万吨,农业生产稳中向好。
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王益区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506.1983万元,受益农户9477户;补贴农机212台(套)66.017万元,受益农户179户;完成小麦“一喷三防”作业4.25万亩及玉米、大豆“一喷多促”专业化统防统治0.5076万亩,确保小麦、玉米重大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
深入实施“千万工程”,王益区严格落实“四讲四比”要求,秉持“以点带面、串点成线”工作理念,借助门前“三包”全覆盖这一举措,广泛动员群众投身“千万工程”创建工作;精心打造高标准示范巷道4条、新建农村公厕5座,完成户厕进院入室32座,示范巷道户厕进院率100%,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覆盖率100%,黄堡镇孟姜塬村成功创建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
孟姜塬桃园景观荣获“首届陕西特色魅力田园”称号,新村被创建成“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王益区投入3951万元实施巩固衔接项目32个,村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下村全部清零,建成孟姜塬桃文化主题展馆,孟姜塬村《“一桃”惠万民“一业”富乡村》入选全省“千万工程”典型案例,获评陕西省“千万工程”示范村。
聚焦高质高效,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王益区推行“三新”矮砧宽行密植栽培和“三改”提升模式,持续提升孟姜红鲜桃品牌,打造高标准桃园400亩、示范桃园200亩,益民果业示范园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全年水果种植面积2.59万亩,总产量2.91万吨;聚力打造高效设施农业,发展以珍珠枣油桃为主要品种的设施栽培20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设施鲜桃种植管理体系。
王益区将继续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精心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鲜桃首位产业,做大做强苹果、樱桃等优势产业,做精做优畜牧业、中药材、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加强“孟姜红”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聚力打造“精、特、优”高效现代农业,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力争2025年王益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1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