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年韵

2025年02月18日 字数:862
   ■西安市高新区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C2班 胡景南
  大年三十的清晨,山间的薄雾还未散尽,远处就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我站在老屋的门槛上,看着炊烟从邻家的烟囱里袅袅升起,在晨光中勾勒出淡淡的痕迹。厨房里,奶奶已经开始忙碌起来,菜刀与砧板相碰的声响,在山村的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来,帮奶奶包饺子。”奶奶轻声唤我。我洗净双手,学着她的样子将面皮摊开。红瓦房的厨房里,灶里的柴火噼啪作响,映得奶奶的脸庞忽明忽暗。起初,我的手指笨拙得不听使唤,捏出的饺子歪歪斜斜的。奶奶却不急不躁,手把手教我:“要像捧着月亮一样轻柔,褶皱要像花瓣一样整齐。”渐渐地,我的手法娴熟起来,案板上排列的饺子宛如一弯新月,承载着团圆的期盼。
  暮色四合时,爸爸与大伯在门前张罗着贴春联。老屋的门框上,斑驳的漆色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朱红的宣纸上,墨迹酣畅淋漓:春风送暖入屠苏,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不仅是辞旧迎新的仪式,更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文化密码。远处的山峦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仿佛也在静静聆听着这古老的祝福。
  年夜饭的香气在厅堂里氤氲开来。并不很大的四方桌上,佳肴琳琅满目:田间种的包菜、自家养的土鸡炖的汤、奶奶腌制的腊肉……每一道菜都是大山的馈赠,承载着老家的味道。觥筹交错间,奶奶将一块肥美的鱼肉夹入我碗中,说:“年年有余,岁岁平安。”这朴实的祝福,胜过千言万语。屋外的山风轻轻拂过,带来阵阵松涛声,仿佛在为这温馨的时刻伴奏。
  守岁时,窗外爆竹声声,屋内暖意融融。山村的黑夜里,夜空中的星星无比多,也很亮。在春晚的欢歌笑语中,我瞥见奶奶悄悄拭去了眼角的泪花,一边满足地看着一大家子十个人围坐在烤火盆旁,一边呆呆地笑。零点的钟声敲响时,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将新年的希冀洒向人间。我接过长辈们的红包,感受着其中沉甸甸的爱意。
  春节,令我读懂了山乡年味的真谛。它不仅是美食与红包的堆砌,还是血脉相连的温情,更是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山村的春节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我们回家的路,温暖我们疲惫的心。老屋的土墙上,斑驳的光影中,我仿佛看见了时光的流转,听见了岁月的回响。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