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系列报道(一)
T5航站楼本周四正式投运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内景。
T5航站楼内的陕西边检总站设置有“一带一路”通道等特别通道。
阳光讯(记者 佟怡/文 梁萌/图)2月20日(本周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T5航站楼将正式投入使用。
2月20日0:00起,中国东方航空(MU)、上海航空(FM)、中国联合航空(KN)等3家航空公司的国内航班将转至T5航站楼运营;20日5:00起,机场所有港澳台地区航班和国际航班将转至T5航站楼运营。
“双层出发双层到达”
旅客出行更为便捷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陕西省民航发展的“头号工程”,是中国民航局支持建设的标杆示范项目,也是目前西北地区投资规模最大、建筑体量最大、技术最为复杂的机场建设工程。工程按照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目标设计,将现有北跑道改造为平行滑行道,新建北一、北二和南二3条跑道;新建70万平方米的T5航站楼、35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中心,并新建东货运区、扩建西货运区;配套建设辅助生产生活设施及水、电、气、暖、道路等市政能源设施,机场工程总概算469亿元。
本次新投运的T5航站楼,其面积超过现有3座航站楼的面积之和,将率先执行中国东方航空、上海航空、中国联合航空等3家国内航班及所有港澳台地区航班和国际航班。航站楼内建设有8座值机岛,包括4个国际值机岛和4个国内值机岛,每个值机岛建有28个值机柜台。其中,国内值机岛均采用自助与人工可转换柜台,国际值机岛设置为人工柜台。记者现场体验发现,国内的自助值机机器已经可以使用,根据屏幕提示,放置身份证,选择行程、座位,便可完成值机流程。
在旅客出发和到达的设计上,T5航站楼采用“双层出发、双层到达”的客流组织模式,能够实现国内、国际始发旅客同层出发,不用再转换楼层,大幅提升了旅客的舒适度和出行效率。同时,T5航站楼采用集中式多指廊构型,旅客从航站楼中心到最远端登机口步行距离不超过600米,步行时间仅需不到8分钟。
另外,T5航站楼优化了国际流程,将海关安检进行了合并,采用一次过检模式,极大地提高了通行效率。国内旅客在航站楼进门闸机处采集人脸信息,与身份证对应,进航站楼后值机、托运、安检验证、登机均可利用人脸信息实现无证通关。
T5航站楼最大亮点:全球航空领域首家在地文物展馆
“长安盛殿、丝路新港、汉唐风韵、城市华章”是T5航站楼内外空间形象塑造的文化立意,其整体设计理念源于古都西安的城市规划格局及唐代大明宫含元殿的建筑风格。
在航站楼内部,西部机场集团打造了国内机场最大的古建筑商业群。该部分继承了长安城九宫格棋盘式格局,采用现代材料与数字化建造技术,以现代工艺复刻汉唐盛世、丝路长安的传统美学。
另外,在古建筑群核心区域还设置了天幕投影区域,投影大唐图案视频,这也是目前国内机场最大的天幕系统,采用72台投影设备,运行后可呈现文化长卷、西安景观等图案,再度呼应了机场文化内涵的设计理念。
T5航站楼的最大亮点就是楼内有一座“博物馆”,全球航空领域首家在地文物展馆,总面积约64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历次建设期间就地考古发掘的文物,这也成了西安文化展示的新窗口。
在候机大厅内,陕西多位书画家创作的长卷《终南景色秀 五岳共朝晖》也会让旅客驻足观赏。这幅画卷高4米、长106米,描绘了五岳的景色以及西安机场、西安国家版本馆等标志性的建筑,将给旅客带来震撼性的观感。
此外,在南北指廊交界的“中央广场”处还设置了极具科技感、体验感的LED屏,上面滚动播放着陕西历史文化与旅游景点的展示,为旅客出行增加了沉浸式感受。
未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拥有4条跑道、4座航站楼,保障年旅客吞吐量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成为集航空、轨道、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为推动交通强国建设、助力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