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秦岭卫士 守护好母亲河

2035年全省将基本实现美丽陕西建设目标

2025年02月14日 字数:1231
  阳光讯(记者 王怡纯)2月12日,记者从省政府了解到,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目标: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陕西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美丽陕西全面建成。
  陕西将健全常态化长效化保护体制机制,完善系统治山、条例护山、规划管山、智慧控山体系,持续做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动态排查整治,强化秦岭跨区域生态保护协同合作,加强植被、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建设,推动秦岭国家公园、秦岭国家植物园设立,建好朱鹮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加强水土保持,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披露问题整改,到2027年黄河流域国考地表水水质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不低于90%。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陕西将扎实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深入推动产业、能源、交通、供热结构调整,推动西安、咸阳、渭南空气质量稳定退出全国重污染城市行列。到2027年国考城市空气质量稳定达标;到2035年全省细颗粒物浓度下降到30微克/立方米左右,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一河一策”推进流域协同治理和精细化分区管控,到2027年全省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92%左右,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打好净土保卫战,到2035年地下水国控点位Ⅰ~Ⅳ类水比例达到80%以上,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加快“无废城市”建设,到2027年“无废城市”建设比例达到60%,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到2035年“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全覆盖,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陕西将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积极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优化完善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生产力布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60%以上,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
  陕西将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毛乌素沙地、白于山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渭河流域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不低于47%,水土保持率达到73.82%,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建立秦岭生物种质资源库、重要生物种群基因库,推进濒危野生动植物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种质资源保存;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繁育行动,推进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到2035年,典型生态系统、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
  打造美丽建设样板
  陕西将深入实施“千万工程”,统筹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到2035年,美丽乡村基本建成;提升治理能力,开展温室气体监测,深化大数据、智慧感知、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作用,推进低碳零碳负碳与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研发和成果转化,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