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市人民医院开展首例三维房颤射频消融术
2025年01月22日
字数:602
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李艳)1月9日,兴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刘雄涛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首例三维立体标测系统(Carto3)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术。该手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该院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取得新突破,也为区域内房颤患者带来“心”希望。
该房颤患者为反复发作性心悸3年,近3天持续心悸不适,到该院后被诊断为快速性心房颤动,给予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科主任刘莎副主任医师、丁凡主管医师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长期发作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左房横径为38mm,目前为手术指征,且射频消融手术效果好、复发率低,能最大程度阻止疾病进展和降低卒中风险。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在三维立体标测系统下实施射频消融术。
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刘雄涛教授指导下,手术中结合三维基质标测设计消融路径,实现了双侧肺静脉电隔离,达到双向阻止效果,行电生理检查发现房室结双径路跳跃回波现象,再次行房室结双径路改良术,给予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出房速,给予房速射频消融术,手术技术难度大、复杂性及风险度高,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房颤得到根治并康复出院。该项手术的开展,填补了该院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空白,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够重获“心”生,解决患者的后顾之忧。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是普通人的5倍,心衰风险是普通人的3倍,不及时诊治的患者往往出现左心房扩大、心衰甚至脑梗死等房颤相关并发症。
该房颤患者为反复发作性心悸3年,近3天持续心悸不适,到该院后被诊断为快速性心房颤动,给予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科主任刘莎副主任医师、丁凡主管医师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长期发作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左房横径为38mm,目前为手术指征,且射频消融手术效果好、复发率低,能最大程度阻止疾病进展和降低卒中风险。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在三维立体标测系统下实施射频消融术。
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刘雄涛教授指导下,手术中结合三维基质标测设计消融路径,实现了双侧肺静脉电隔离,达到双向阻止效果,行电生理检查发现房室结双径路跳跃回波现象,再次行房室结双径路改良术,给予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出房速,给予房速射频消融术,手术技术难度大、复杂性及风险度高,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房颤得到根治并康复出院。该项手术的开展,填补了该院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空白,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够重获“心”生,解决患者的后顾之忧。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是普通人的5倍,心衰风险是普通人的3倍,不及时诊治的患者往往出现左心房扩大、心衰甚至脑梗死等房颤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