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用科研助力环保
2025年01月21日
字数:814
■记者 李希
2024年,汉中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始终坚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统筹“三线一单”管控机制,充分“把脉”环境技术审查,高位谋划专项规划,重点聚焦工程项目申报,切实发挥环保科技先导作用,为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贡献科技力量。
汉中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成果,配合市局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市划定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一般管控单元等三类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169个,为相关规划编制、产业政策制定、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项目环评审批、生态环境执法与监管等提供重要依据。
汉中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建立了“上下联动、点面结合、分类推进”的工作机制。在对排污许可证核发审查中,集中核查排口位置、排放标准、污染因子指标等内容。在审查环评报告书时,重点把控环保设施工艺参数、总量控制、监测频次等关键指标,充分发挥调查评估、技术审查的“岗哨”作用。
为扎实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汉中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积极与国家、省生态环境部门及科研院所沟通对接,了解最新政策导向和工作部署,认真开展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和资料收集,深入剖析“十五五”面临的机遇。目前,已形成《汉中市“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思路研究报告》,初步设定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4个方面18项具体指标,7个方面重点任务体系,并从绿色转型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等8个方面开展项目谋划,为汉中建设生态城市蓄势赋能。
汉中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围绕绿色转型发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水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等8个方面,多方位全领域广视角开展生态环境项目编制、包装、入库,收集归纳汇总了《汉中市生态环境重大工程项目清单》,涉及全市重点项目11个;抢抓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政策窗口期,积极谋划实施洋县、宁强、镇巴EOD项目,推动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目标。
2024年,汉中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始终坚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统筹“三线一单”管控机制,充分“把脉”环境技术审查,高位谋划专项规划,重点聚焦工程项目申报,切实发挥环保科技先导作用,为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贡献科技力量。
汉中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成果,配合市局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市划定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一般管控单元等三类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169个,为相关规划编制、产业政策制定、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项目环评审批、生态环境执法与监管等提供重要依据。
汉中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建立了“上下联动、点面结合、分类推进”的工作机制。在对排污许可证核发审查中,集中核查排口位置、排放标准、污染因子指标等内容。在审查环评报告书时,重点把控环保设施工艺参数、总量控制、监测频次等关键指标,充分发挥调查评估、技术审查的“岗哨”作用。
为扎实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汉中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积极与国家、省生态环境部门及科研院所沟通对接,了解最新政策导向和工作部署,认真开展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和资料收集,深入剖析“十五五”面临的机遇。目前,已形成《汉中市“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思路研究报告》,初步设定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4个方面18项具体指标,7个方面重点任务体系,并从绿色转型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等8个方面开展项目谋划,为汉中建设生态城市蓄势赋能。
汉中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围绕绿色转型发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水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等8个方面,多方位全领域广视角开展生态环境项目编制、包装、入库,收集归纳汇总了《汉中市生态环境重大工程项目清单》,涉及全市重点项目11个;抢抓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政策窗口期,积极谋划实施洋县、宁强、镇巴EOD项目,推动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