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生福祉建言 为高质量发展献策

代表关注“民企发展”委员聚焦“一老一小”

2025年01月20日 字数:2634

  青少年在参加陕西历史博物馆“盛世壁藏”研学课程。(陕西历史博物馆供图)
  资料照片

  随着陕西省“两会时间”的开启,全省各地、不同领域的代表委员积极建言,聚焦“一老一小”、关注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建议提案中,有着满满的民生期待和奋进信心,为民生福祉建言,为高质量发展献策,代表委员们通过一件件建议、提案的分解落实,让群众的幸福可感可触。
  
  省人大代表贺聪明:强化社保服务举措 助力中小民营企业发展
  为了提振中小民营企业创业信心,激发民营企业经济活力,省人大代表贺聪明建议:省人社厅出台政策,将中小民营企业职工社保补贴纳入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框架内;建立常态化的支持机制,每年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明确对中小民营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扶持细则,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首次参保的中小民营企业就业人员实施前两年减半征收社保的政策,在扣缴环节直接减免社保费用,而参保人员的相应待遇仍按照全额缴纳的政策予以执行。
  
  省人大代表刘湘宾:加大力度落实非公有制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省人大代表、陕西航天时代导航设备有限公司特级技师刘湘宾建议,建立符合非公有制企业特点的评价机制,制定符合非公有制企业技能工人特点的评价标准,以个人实际技能水平、研发成果和业绩为重点,以能力、业绩和效益为导向,建立切实可行的技能工人评价机制。同时,要确保评价标准与时俱进,能够反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知识的要求。
  “利用科协系统组织网络优势,面向非公有制企业所有技能工人,做好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和指导申报等服务性工作。”刘湘宾说,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在线辅导等方式,可以提高技能工人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认识和参与度。
  他还提出明确授权和加强监管的建议,由地方人大或政府通过授权方式,授予相关协会学会具体负责受理的技能工人资格评定事项。同时,明确监督机构负责技能工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指导、监督和投诉处理,确保评定过程公平公正。
  刘湘宾还认为,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开展技能鉴定和技能工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同时,完善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
  

  省人大代表冯爱娃:支持子长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子长市是民族英雄谢子长的故乡,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发祥地和中央红军抗日东征的出发地,素有中国革命“红都”和陕西“将军县”之美誉。子长市与省内现有国家名城与省级名城比较,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价值,具有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 因此,省人大代表冯爱娃建议,推动子长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目前,子长市已全面启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正在对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管理办法(试行)》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编制国家名城申报材料,力争把子长市申报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省人大代表郭军: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省人大代表郭军建言: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技术创新,提升建筑行业科技含量,建议政府加大对建筑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建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同时,积极推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建筑设计和施工的信息化水平;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建筑企业积极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和应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加强对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和应用监管,确保绿色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此外,还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支持绿色建筑项目建设,提高绿色建筑的市场竞争力。
  
  政协委员郭线庐:建议全省博物馆加快设置儿童展示空间
  省政协委员郭线庐认为,陕西是文物资源大省、博物馆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积淀和文物优势,当前,陕西全省博物馆数量由200余家增长到360余家,年均参观人数从3300余万人次增长到7200余万人次。据统计,在我省博物馆总参观人数中,青少年儿童群体占比达到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这一庞大的儿童观众群体呈现出特有的知识供需矛盾已成为社会反响的重要内容,理应得到职能厅局和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所以,制定博物馆公共展览展示中儿童展示空间相关规定,迫在眉睫。推动这一举措的实施,将有利于把展示场馆转变为学习课堂,把文物展品变为学习教材,达到拓展教育项目、知识共享和成果传播的目的,将会进一步促进儿童观众的潜能开发,为儿童群体从心理至生理的健康成长,为国家的持续繁荣昌盛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提供坚实宽广的知识空间。
  所以,他建议在全省博物馆中加快制定推广展览展陈中儿童展示空间相关设置的规定,特别是出台关于在博物馆展陈内容的引导、图形与图像、文字应用、可视尺度、色彩及灯光等方面针对儿童观众的具体要求,以满足儿童群体的客观需求。


  政协委员王彦平:推行职校生心理成长赋能“灯塔工程”
  当下,心理健康教育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意义非凡,部分职业院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师资力量匮乏、课程设置不合理、咨询服务不完善等问题。政协委员王彦平建议由省教育厅牵头,实施职校生心理成长赋能“灯塔工程”,持续强化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的招聘力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同时,鼓励其他学科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设为必修课,课程内容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覆盖情绪管理、压力应对、职业规划等;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服务,同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与网络咨询平台,方便学生随时寻求帮助。
  
  政协委员刘振宇:推进陕西养老服务多元化
  省政协委员、铜川大数据产业园运营中心主任刘振宇建议,创新养老模式,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融合,打造“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鼓励居家养老服务企业拓展服务内容,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护理、康复服务、助餐助浴、精神关怀等一站式服务;引导养老机构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提升服务品质,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需求,形成多元化养老格局;加强人才培养,支持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老年护理、康复治疗技术等相关专业,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在职人员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养老服务人员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强职业吸引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提升养老服务整体质量。
  本版稿件由记者 范启彬 张亚娟综合报道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