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苏陕情”共筑“健康梦”
——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庞余帮扶汉滨区三院纪实
2025年01月15日
字数:1903

庞余医生在为患者做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2024年7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呼吸科医师庞余,作为武进区援陕医疗组长和其他同事一起来到了
千里之外的安康市,在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医疗帮扶工作。
作为一名援陕医生,庞余深知责任重大,他努力克服对家人的牵挂,迅速熟悉新的工作环境。了解到该院呼吸
与危重症医学科建制及病源情况后,庞余积极开展医教、呼吸专科医疗工作,从基本的查房授教开始,从基础知识、重点病人、疑难病例的讨论,到手术操作教学演示,他都倾囊相授、答疑解惑、传经送宝、乐此不疲。
记者 向博 通讯员 向夺 文/图
“很感谢庞余老师的耐心指导,让我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操作得更加得心应手,检查得更加全面仔细,相信我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技术后面会得到更高的提升。”刚从省人民医院进修回来的陈鹏主治医师说道。
进入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不久,庞余得知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的肺癌患者逐年增加,已能较好独立完成肺癌诊断,但诊断后对于治疗和预后的处理经验不足,多数患者会转上级医院诊治,造成癌症患者就医不便和经济负担加重。他深刻分析了医院及科室的现有条件,包括专科人员、诊断技术、专科用药、当地患者依从性和经济条件等因素,认为医院有能力完成肺癌的诊治等全程管理,决定把肺癌诊治能力的提升作为援助工作的重点,以期能在肺癌诊治领域助力医院专科建设发展。汉滨区三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玲评价说:“庞余老师年轻有为,富有朝气,勤勉敬业,专科能力强,对我们团队人员的帮扶是巨大的,从基础到专业实践的提升无疑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相信未来科室的发展在庞余老师的帮扶下会有一个大的质的提升。”
为推动肺癌规范化诊治,庞余认真准备课程,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为科室医护授课,全面讲解肺癌最新诊治知识及专病沟通技术,同时,还耐心和每位确诊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介绍肺癌诊治预后及相关医保政策,提升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有效认知,提高了接受诊疗的可能性和依从性。他通过分析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并结合病例的诊疗特点,推动科室团队提升专科救治能力。病区一位刚刚被确诊为肺癌的毛先生说:“听说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来了一位专家,我赶紧让我儿子带我来住院,解决一下我咳嗽、咯血半年的毛病,结果还真找对人了,感谢他让我在家门口,花点小钱就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而且还帮我做了化疗和免疫治疗,让我的生命得到了新生,太谢谢庞大夫了……”
“庞余老师在肺癌诊治方面非常专业,尤其在肺癌专科护理上给予我们护理人员很大的帮助。比如说,如何配药、给药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甚至相关的处理上,都细致入微地给予指导,特别是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给予患者人文关怀,让我们深受感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汪蓉蓉说。
在庞余的带领下,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已陆续完成了多个首例新技术,均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赢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和满意,得到了科室和医院同行的认可。他以身示范,通过对患者不断随访和关心慰问,完成了肺癌诊断、治疗及后续随访的整个管理闭环,显著提升了科室肺癌专科的服务能力,为助力医院的呼吸专科建设贡献了力量。
另外,在疑难病例的诊治中,也收获了老百姓的好口碑。患者王老太太反复诉全身疲倦乏力,骨痛明显,难以站立,多次住院疗效欠佳,长期以来靠家人用轮椅照顾。庞余接诊该患者后,通过查体和数次检验结果,高度怀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引发高钙血症”,经过降钙、补液以及使用骨保护药物等专业处理,几天后,患者乏力、骨痛等一系列症状明显缓解,并能在病区内独自行走,如厕、洗漱都能轻松完成。出院时王老太太家属高兴地说:“庞大夫真是医术高明,解决了困扰我母亲多时的病痛,住院期间他用亲切的笑容和耐心的话语,缓解了我们家属紧张的情绪,是一个有技术有温度的大夫,祝愿他在我们这里工作顺利,生活开心。”
“作为帮扶医生,我的专业就是治病救人,我的任务就是彰显医者担当,用心奉献支医。当我看到这里的医护和患者都需要我的时候,我是倍感荣幸和欣慰的,我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进一步得以提高。我已经渐渐融入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这个大集体中了,我将毫无保留地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与这里的‘同事’一道,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下一步重点在呼吸专科的发展上添砖加瓦,尤其是肺癌的规范化诊治上再接再厉,呼吸介入方面帮大家把技术提升,在急危重症内涵管理和疑难病例诊治方面上做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总之,星霜荏苒,居诸不息,奋斗不止,竭尽全力为苏陕对口医疗帮扶工作圆满完成,作出我个人应有的贡献。”庞余坚定地说。
庞余的援陕帮扶工作还在继续,他每天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