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为何易患中耳炎?
专家任晓勇:保持儿童鼻腔通畅是预防关键
2025年01月09日
字数:655
阳光讯(记者 张华)中耳炎是儿童期的常见病,发病率高,易复发,并发症和后遗症也多。那么,儿童期为什么比成年后更加容易得中耳炎呢?西安交大二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院主任任晓勇教授表示,儿童中耳炎与小儿的中耳部解剖、生理密切相关,此外,儿童免疫力较差、错误的哺乳姿势和不良习惯等也会导致中耳炎的发生。正确喂养、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持儿童鼻腔通畅是预防关键。
据任晓勇主任介绍,儿童中耳炎与小儿的中耳部解剖、生理密切相关。儿童期咽鼓管又短又直,管腔比较宽,咽鼓管的生理性狭窄还没有形成,管道接近水平位。因此,咽鼓管鼻咽部的开口就几乎与鼻底相平,鼻咽部的分泌物和细菌就比较容易沿着咽鼓管咽口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其次,中耳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咽鼓管开口位于鼻咽部,也就是鼻腔后面和咽腔顶部。这个位置在儿童期有腺样体和淋巴组织生长,而且儿童在这个生理阶段淋巴组织增生,对开口于其两侧的咽鼓管很容易造成堵塞或部分阻塞,不仅对咽鼓管的引流造成影响,还由于常常局部积聚细菌和分泌物,更加容易导致逆行感染。
此外,儿童的免疫力较差,不仅中耳局部免疫功能发育不全,还易发上呼吸道感染和鼻咽部的相关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平抱着为孩子哺乳等错误的哺乳姿势和不良习惯、不洁的游泳池水等也会诱发中耳炎。
那么,儿童如何预防中耳炎的发生呢?任晓勇表示,首先,母亲的哺乳姿势和方法要正确,婴幼儿要抱起来喂哺,喂哺时也不要太多、太急;其次,要预防感冒,保持婴幼儿的鼻腔通畅;最后,家长不要随便挖耵聍或取异物,以防外耳道细菌经过破损的鼓膜进入中耳引起炎症。
据任晓勇主任介绍,儿童中耳炎与小儿的中耳部解剖、生理密切相关。儿童期咽鼓管又短又直,管腔比较宽,咽鼓管的生理性狭窄还没有形成,管道接近水平位。因此,咽鼓管鼻咽部的开口就几乎与鼻底相平,鼻咽部的分泌物和细菌就比较容易沿着咽鼓管咽口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其次,中耳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咽鼓管开口位于鼻咽部,也就是鼻腔后面和咽腔顶部。这个位置在儿童期有腺样体和淋巴组织生长,而且儿童在这个生理阶段淋巴组织增生,对开口于其两侧的咽鼓管很容易造成堵塞或部分阻塞,不仅对咽鼓管的引流造成影响,还由于常常局部积聚细菌和分泌物,更加容易导致逆行感染。
此外,儿童的免疫力较差,不仅中耳局部免疫功能发育不全,还易发上呼吸道感染和鼻咽部的相关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平抱着为孩子哺乳等错误的哺乳姿势和不良习惯、不洁的游泳池水等也会诱发中耳炎。
那么,儿童如何预防中耳炎的发生呢?任晓勇表示,首先,母亲的哺乳姿势和方法要正确,婴幼儿要抱起来喂哺,喂哺时也不要太多、太急;其次,要预防感冒,保持婴幼儿的鼻腔通畅;最后,家长不要随便挖耵聍或取异物,以防外耳道细菌经过破损的鼓膜进入中耳引起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