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图书馆到访人次破20万
2025年01月09日
字数:1723

读者在洛南县图书馆借阅图书
■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毕波波 文/图
“手机看世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还有吸引力吗?运行近一年的洛南县图书馆给出了新答案。截至2025年1月6日,洛南县图书馆开馆337天,到访人次突破20万,达到21.14万人次,该图书馆现已成为当地热门“打卡”点之一,广大读者选择共同赴一场“书香盛宴”。
点击“借书”按钮、选择登录方式、输入读者证密码、将图书放入“图书放置区”……1月6日上午,记者在洛南县图书馆自助借还机上经过一系列操作后,成功借阅了五本图书,“很方便,几分钟就完成了。”
洛南县图书馆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拥有800个阅览座席、13.7万册纸质图书,空间设计简约现代,可为广大读者提供外借、阅览、参考咨询、信息检索、文献复制及文献传递等服务。“我们配有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朗读亭等多种智能化设备,为读者提供便利服务。”洛南县图书馆运营负责人郭海亮说,通过引导读者在基础服务上更多地进行自助办理,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展示图书馆的现代感,还能够提高读者的参与感,也为图书馆后期运营减少人力投入。
在洛南县图书馆内,不少学生在专心阅读,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图书馆位置好、硬件新、运营很棒,人气特别旺!”有读者表示。柳林小学四年级学生张祎炜表示,他是这里的“常客”,平日他就喜欢阅读,假期也经常来“泡”图书馆,每周能看三四本书,图书馆离他家很近,每个周末他都会过来。“现在放寒假了,我又可以每天来图书馆看书了,这里环境好,在这儿看书是一种享受。”
“洛南有许多中小学生及读书爱好者,做好图书馆服务,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洛南县图书馆馆长杨新锋说。
全方位满足洛南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从二楼拾阶而上,图书馆三层的成人阅览区、电子阅览区、地方文献区更显静谧,此刻已坐满了前来自习的“学生”。
“放寒假了,今天提前来看看,想在这里找一个上自习的好位子,在书的包围中复习备考。”李茜怡是一名大四学生,眼下正在准备四月份的公务员考试,在家复习没有氛围,三层的自修区成了她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学习空间。
图书的海洋之外,不少读者更为图书馆的服务而兴奋:茶水间、寄存处,几乎每个阅读座椅旁都有插座、馆内实现无线网全覆盖……
“洛南县图书馆以打造县级一级馆为目标,通过功能区作用的发挥,将其打造成为知识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全方位满足全县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洛南县文旅局副局长冯娜向记者介绍,图书馆是根据读者的不同年龄、不同阅读行为等进行功能和区域划分的。
自洛南县图书馆运营以来,广大市民的阅读热情持续高涨。如今,洛南县图书馆已成为当地阅读时尚的引领者、新晋网红打卡地。自2024年2月4日开馆以来,平均每天接待读者上千人次,平均停留时长3小时。10月14日达到峰值,当天到馆读者5773人次。337天来,洛南县图书馆书刊外借量达到17.76万册次,办证5505张。
“下一步,我们将从图书馆人文环境和优质服务方面着手,提升阅读氛围,引导市民走进图书馆,将图书馆打造成当地的文化地标。”郭海亮说。
各类阅读推广活动让读者应接不暇
在提供借书、阅读等公共服务的同时,郭海亮还带领团队策划开展了小故事大智慧、小手工大创意、欢乐观影会等系列品牌活动,并根据传统节日,组织了中秋节游园会、“书香敬老·情暖重阳”送文化下乡、“重走长征路共绘中国梦”喜迎国庆、“图书馆里的冬至”“趣集五福喜迎蛇年”庆元旦等活动……让读者在活动中有更多参与感,让图书馆成为集阅读推广、社会教育、信息共享和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文化空间。
“我们举行的美术、书法公益培训课非常受欢迎,每场活动人气都很高,事先预留的一百多名观众名额一下子就报满了。”洛南县图书馆阅览推广部主任卢丽霞说。
书香相伴、活动为媒,运营近一年,洛南县新图书馆已组织了220多场线上线下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4.5万人次。目前,洛南县图书馆在周末、节假日都会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让青少年读者目不暇接,图书馆也成为当地人气最旺的文化场所之一,“闲暇时间逛图书馆”已成为不少洛南市民的新习惯。
近年来,洛南县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充实群众文化“粮仓”,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村级农家书屋247个,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近距离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