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腊八节
2025年01月08日
字数:951
■闲者
无风无雪暖冬阳,
腊八红粥屋溢香。
餐桌瓷碗晶莹透,
欢声笑语绕厅堂。
祭祀祈福求富贵,
弘扬美德保安康。
梅英花蕾藏春讯,
粥钵融情落笔上。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有一些地区则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根据史料记载,腊八最初名为“腊祭”,是古人为庆祝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护佑而举行的祭祀仪式。《礼记·郊特牲》中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因腊祭在农历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祭祀之日为腊日。先秦时期的腊日定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至南北朝时期,腊祭固定在腊月初八,便有了“腊八节”之称。
由此可见,腊八节真正的由来,是古人为庆祝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护佑而举行的祭祀活动。《风俗通义》中记载,夏代称腊日为“嘉平”,殷商时期称“清祀”,周朝称“大蜡”,汉代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也就是说,在祭祀活动中,人们将捕获的猎物作为祭品,而佛教不提倡杀生吃肉,所以,腊八节并非因佛教传入我国而兴起,它并非“舶来品”。
腊八节里当然少不了喝腊八粥,一碗腊八粥,温情满满,祝福满满。慢煮这碗甜粥,温暖整个冬天的思念。腊八粥由红豆、花生、莲子、百合、桂圆、黑豆、红枣、大米等八种左右的食物组成。细火慢炖,既有浓浓的米香味,又有润滑的甜味,品一口八宝粥,入口即溶,舌尖上的美味妙不可言。
腊八作为腊月的第一个节日,正式拉开了春节的序幕。随着腊八的到来,年味渐浓,人们也开始张罗着置办年货,迎接新春。
腊八粥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承载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以及对健康、丰收和团圆的美好祈愿。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腊八节到了,农历新年也就快到了,一年一岁一团圆。
腊八粥好,温暖人心,就算天寒地冻,不论路有多远,总有人护你“粥”全。腊八一碗粥,来年好兆头,愿吉祥丰收,福气绵延。“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年是一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刻,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子孙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就是过新年。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粥一饭盼团圆。岁暮晚,粥不误,一餐一饭,朝朝又暮暮,好运就要“粥”而复始,快乐从此源源不断。在腊八这个传统节日里,让热粥的温暖传递到远方,让福运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地方,让我们在这香甜中沉醉,感受人间的大爱和温暖。
无风无雪暖冬阳,
腊八红粥屋溢香。
餐桌瓷碗晶莹透,
欢声笑语绕厅堂。
祭祀祈福求富贵,
弘扬美德保安康。
梅英花蕾藏春讯,
粥钵融情落笔上。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有一些地区则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根据史料记载,腊八最初名为“腊祭”,是古人为庆祝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护佑而举行的祭祀仪式。《礼记·郊特牲》中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因腊祭在农历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祭祀之日为腊日。先秦时期的腊日定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至南北朝时期,腊祭固定在腊月初八,便有了“腊八节”之称。
由此可见,腊八节真正的由来,是古人为庆祝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护佑而举行的祭祀活动。《风俗通义》中记载,夏代称腊日为“嘉平”,殷商时期称“清祀”,周朝称“大蜡”,汉代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也就是说,在祭祀活动中,人们将捕获的猎物作为祭品,而佛教不提倡杀生吃肉,所以,腊八节并非因佛教传入我国而兴起,它并非“舶来品”。
腊八节里当然少不了喝腊八粥,一碗腊八粥,温情满满,祝福满满。慢煮这碗甜粥,温暖整个冬天的思念。腊八粥由红豆、花生、莲子、百合、桂圆、黑豆、红枣、大米等八种左右的食物组成。细火慢炖,既有浓浓的米香味,又有润滑的甜味,品一口八宝粥,入口即溶,舌尖上的美味妙不可言。
腊八作为腊月的第一个节日,正式拉开了春节的序幕。随着腊八的到来,年味渐浓,人们也开始张罗着置办年货,迎接新春。
腊八粥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承载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以及对健康、丰收和团圆的美好祈愿。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腊八节到了,农历新年也就快到了,一年一岁一团圆。
腊八粥好,温暖人心,就算天寒地冻,不论路有多远,总有人护你“粥”全。腊八一碗粥,来年好兆头,愿吉祥丰收,福气绵延。“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年是一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刻,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子孙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就是过新年。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粥一饭盼团圆。岁暮晚,粥不误,一餐一饭,朝朝又暮暮,好运就要“粥”而复始,快乐从此源源不断。在腊八这个传统节日里,让热粥的温暖传递到远方,让福运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地方,让我们在这香甜中沉醉,感受人间的大爱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