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助力知识产权保护效能不断提升
着力破解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审限长、成本高等老大难问题
■记者 刘金 通讯员 乔义平
今年以来,咸阳市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保护+人民调解”机制,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关口前移”,及时有效化解了各类知识产权纠纷,着力破解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审限长、成本高、效率低等老大难问题,书写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新篇章。
咸阳市出台《关于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知识产权纠纷源头预防化解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咸阳市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的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构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政策体系。咸阳市市场监管局、市司法局、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中心,在重点机关单位、产业园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设立17家基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推动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力量向基层下沉,全面打通知识产权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出台《咸阳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规则》《咸阳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制度》,推动人民调解和诉调对接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和常态化。向社会招募29名具有专利、商标等工作经验的律师、教师、企业管理人员担任调解员,为知识产权多元化解机制提供组织和队伍保障。采取经验交流、法庭旁听等多种形式,促进调解员法律素养、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不断提高,成功调解“一种玻璃窗扇型材及可安装纱窗扇和玻璃窗扇的窗户”专利侵权纠纷案。
立足医药产业发展实际,咸阳市市场监管局、市人民检察院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十条措施》,强化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合督办、行政诉讼、专业支持,助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专业调解员与行业协会、链主企业常态化联系机制,分析中医药等知识产权领域多发易发纠纷的成因和特点,总结提炼诉前调解方式和技巧,及时发布侵权风险提示,有力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康惠制药等3家中医药企业相继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陕西摩美得气血和制药有限公司成功获得《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能力》(ISO56005国际标准)分级评价1级体系认证证书,实现咸阳知识产权国际标准认证“零”的突破。2024年1月~11月,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产值93.3亿元,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产值2亿元,中西药品业销售额18亿元,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