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畅通重点项目环评“绿色通道”

省级审批时间比法定时间压缩70%以上

2024年12月18日 字数:1382
  阳光讯(记者 刘珺)12月17日,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围绕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深化‘三个年’活动奋力谱写美丽陕西建设新篇章”的主题,介绍了有关情况。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周建新介绍,为突出分区管控,积极助推绿色低碳发展,从顶层制度建设上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绿色标尺”的宏观调控和战略引导功能,强化其经济发展“指挥棒”和生态环境保护“硬约束”的作用,研究制定了我省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科学精准划定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2023年底,完成我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工作,全省共划定1576个环境管控单元;提高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智慧辅助决策能力,建成并面向公众开放使用“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数据管理平台。自平台运行以来,该系统已开展规划环评对照分析1800余次,建设项目环评对照分析14700余次,系统点击量超过30万次。通过比对提出项目选址选线等优化建议,有效降低项目前期政府决策和企业投资风险。
  周建新称,为完善重点项目环评服务协调机制,连续5年征集各市(区)人民政府和省级相关部门环评支持服务需求,建立保供煤矿项目等9类环评服务台账;畅通重点项目环评“绿色通道”,省级审批时间比法定时间压缩70%以上。截至目前,省级600个重点项目中,567个已完成环评审批,完成率94.5%;将涉及生态环境部审批的重大项目报送并纳入国家环评管理台账。陕煤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焦岩水库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已通过生态环境部审批。
  周建新表示,为促进关中地区大气环境持续改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出台了《关于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的实施意见》;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制定关中地区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供热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方案,编制《关中地区工业企业布局及结构调整图谱》《关中地区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任务进度表》《关中地区部分工业企业“一企一策”结构调整清单》;聚焦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相关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兴化集团今年启动实质性搬迁工作;出台绩效分级企业奖励办法,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鼓励支持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创A升B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今年以来,全省新增环保绩效B级以上企业99家,累计达到194家。
  周建新表示,修订完善《陕西省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办法》和《陕西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优化排污权交易管理流程,目前累计完成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569笔,成交总额1.01亿元;制定《气候投融资支持我省绿色低碳发展八条措施》,累计为综合能源利用、分布式光伏等19个项目提供75.7亿元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全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示范项目建设,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形成;积极做好高质量项目储备工作,目前共有155个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经生态环境部审核纳入储备库;加大绿色金融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战力度,积极申报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项目。截至目前,全省EOD项目累计入库10个,总投资477亿元。
  “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动真碰硬、刀刃向内,以超常规的力度、超常规的举措,多渠道、全领域、全覆盖全力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周建新称,截至目前,省本级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0个,推动解决67个,各市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814个,推动解决1755个。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