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客那些事
2024年12月12日
字数:1185
■焦凯
如今我已成家立业,童年的记忆几乎已从脑海中淡去,唯有儿时家中“待客”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待客是我们家乡特有的民俗风情,一年里有两次,一次是正月的时候,还有一次是农历六七月份,我们村特别选定每年农历六月十九这一天来待客。
正月里待客,不言而喻就是拜年。至于六月十九日这一次,据父亲所言,是农闲时节的“看忙罢”,也可视作半年一次的小型聚会。久未谋面的亲友共聚一堂,交流今年的农作物收成,谈论家中的长辈与孩童,分享这半年来发生的趣事,偶尔也会对当前的国家时事政策进行一些“业余”的评论,场面颇为热闹。
每当此刻,我们这些初涉世事的孩子总是最为欣喜,穿上崭新的漂亮衣服,品尝着丰盛的美食佳肴,而最重要的则是享受着嬉戏玩耍的乐趣。因为母亲家中姊妹多,每家都至少有两个小孩,所以我是表亲一大堆,兄弟姐妹都齐全了,每一次相聚都是小辈们尽情撒欢的时刻。
我总是掰着手指头期盼“待客”的日子早点到来,尽管家人经常因此取笑我,但我始终乐在其中。这一天,我迫不及待地早起,与家人一同打扫房间、擦洗桌椅,提前准备当天所需的食材,显得异常殷勤。一切准备妥当,我便开始执行自己的计划,寻找一个隐秘的角落躲藏起来,与兄弟姐妹们开始一场捉迷藏游戏,而第一个找到我的人,将赢得我珍藏的糖果作为奖励。
长辈们常在饭前询问我们在学校里的表现以及近期的考试成绩,而我总免不了在亲戚面前炫耀一番。每每回忆起这些,我的心中总是涌起一丝悔意,反思自己是否因一时的虚荣心而无意中伤害了其他人。
到了吃饭的时候,我们七八个小辈围坐一桌,面对着丰盛的菜肴,却无人敢率先动筷。作为长兄的表哥发话先吃哪一盘,我们就得遵从他的建议,绝不会有人敢随意夹取,只有在吃完一盘之后,我们才会转向下一盘。用表哥的话讲,这是为了避免食物浪费。实际上,我们都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觉得遵循这种“规矩”颇为有趣。记得有一次,小表弟偷偷用筷子来回翻动饭菜,结果遭到表哥的严厉斥责,指责他缺乏家教,吓得他“哇哇”大哭。
饭后,长辈们开始了他们的“座谈会”,而我们几个孩子绝不会闲着,先跑到街上购买零食,再在家中玩起“过家家”,情绪如同过山车,时而哭泣,时而欢笑,仿佛在上演一出精彩纷呈的节目。直到傍晚时分,大家才带着留恋的心情告别,这场“演出”也缓缓落下帷幕,心中更多的是对下一次相聚的期待。
如果说成长路是一段渐行渐远的旅程,那么儿时记忆里那些大人热闹待客、孩童肆意玩耍的童趣画面,就是至今想起时我依旧会嘴角上扬的无忧无虑时刻。现在的我,每日为了生活忙碌而奔波,总是匆匆走,又匆匆过。
年关将至,下班后赶紧给母亲拨去了电话,粗略询问了家里的情况,母亲也还是总说“都很好,不用挂心”,只是每每说起快过年了,便又细数起当年“待客”的那些琐事……她一遍遍唠叨,我一遍遍回味,好像那些美味佳肴、欢声笑语、纯真无邪以及那些逝去的童年时光又回荡在眼前了。
如今我已成家立业,童年的记忆几乎已从脑海中淡去,唯有儿时家中“待客”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待客是我们家乡特有的民俗风情,一年里有两次,一次是正月的时候,还有一次是农历六七月份,我们村特别选定每年农历六月十九这一天来待客。
正月里待客,不言而喻就是拜年。至于六月十九日这一次,据父亲所言,是农闲时节的“看忙罢”,也可视作半年一次的小型聚会。久未谋面的亲友共聚一堂,交流今年的农作物收成,谈论家中的长辈与孩童,分享这半年来发生的趣事,偶尔也会对当前的国家时事政策进行一些“业余”的评论,场面颇为热闹。
每当此刻,我们这些初涉世事的孩子总是最为欣喜,穿上崭新的漂亮衣服,品尝着丰盛的美食佳肴,而最重要的则是享受着嬉戏玩耍的乐趣。因为母亲家中姊妹多,每家都至少有两个小孩,所以我是表亲一大堆,兄弟姐妹都齐全了,每一次相聚都是小辈们尽情撒欢的时刻。
我总是掰着手指头期盼“待客”的日子早点到来,尽管家人经常因此取笑我,但我始终乐在其中。这一天,我迫不及待地早起,与家人一同打扫房间、擦洗桌椅,提前准备当天所需的食材,显得异常殷勤。一切准备妥当,我便开始执行自己的计划,寻找一个隐秘的角落躲藏起来,与兄弟姐妹们开始一场捉迷藏游戏,而第一个找到我的人,将赢得我珍藏的糖果作为奖励。
长辈们常在饭前询问我们在学校里的表现以及近期的考试成绩,而我总免不了在亲戚面前炫耀一番。每每回忆起这些,我的心中总是涌起一丝悔意,反思自己是否因一时的虚荣心而无意中伤害了其他人。
到了吃饭的时候,我们七八个小辈围坐一桌,面对着丰盛的菜肴,却无人敢率先动筷。作为长兄的表哥发话先吃哪一盘,我们就得遵从他的建议,绝不会有人敢随意夹取,只有在吃完一盘之后,我们才会转向下一盘。用表哥的话讲,这是为了避免食物浪费。实际上,我们都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觉得遵循这种“规矩”颇为有趣。记得有一次,小表弟偷偷用筷子来回翻动饭菜,结果遭到表哥的严厉斥责,指责他缺乏家教,吓得他“哇哇”大哭。
饭后,长辈们开始了他们的“座谈会”,而我们几个孩子绝不会闲着,先跑到街上购买零食,再在家中玩起“过家家”,情绪如同过山车,时而哭泣,时而欢笑,仿佛在上演一出精彩纷呈的节目。直到傍晚时分,大家才带着留恋的心情告别,这场“演出”也缓缓落下帷幕,心中更多的是对下一次相聚的期待。
如果说成长路是一段渐行渐远的旅程,那么儿时记忆里那些大人热闹待客、孩童肆意玩耍的童趣画面,就是至今想起时我依旧会嘴角上扬的无忧无虑时刻。现在的我,每日为了生活忙碌而奔波,总是匆匆走,又匆匆过。
年关将至,下班后赶紧给母亲拨去了电话,粗略询问了家里的情况,母亲也还是总说“都很好,不用挂心”,只是每每说起快过年了,便又细数起当年“待客”的那些琐事……她一遍遍唠叨,我一遍遍回味,好像那些美味佳肴、欢声笑语、纯真无邪以及那些逝去的童年时光又回荡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