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四化”举措跑出审批“加速度”

2024年12月12日 字数:984
  ■记者 高小雨 通讯员 康亮亮 杜亮亮
  今年以来,榆林市佳县纵深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各项工作,通过“四化”标准改革举措,在审批上做“减法”的同时,在服务上做“加法”、效率上做“乘法”,跑出“加速度”,努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据统计,该县全年累计完成项目立项审批、备案241件,位列榆林各县市区第一。
  审批事项“集成化”。佳县推动行政许可事项、公共服务事项的依法划转和进驻,不能划转的全部进驻政务大厅办理;梳理审批相关服务事项,推动项目审批中稳评、资金的财政预审、相关技术中介服务等环节进驻大厅,实现审批相关辅助服务的全进驻。目前,543项审批、服务事项划转进驻率100%,涉及行业单位30余个,“一网通办”集成化办理率达90%以上。
  审批受理“一窗化”。佳县根据行政许可“受理、审查、决定”程序特点,推广“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审批模式,对所有非即办审批事项,设置“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式受理、无差别化服务,审批材料受理后在审批窗口间内部流转,减少了企业在部门间的“来回跑”次数。目前,该县已设置“工程建设”“市场准入”“医保养老”等“残疾统筹”综合窗口4个,培训窗口干部10余名,累计综合受理申请268件。
  审批要件“规范化”。佳县梳理编制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清单之外一律不设置许可、不需要审批;逐项完善审批办事指南、流程图、一张表单等,并通过政务服务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全部向社会公开,方便办事企业查询;聘用法律顾问,积极参与重大行政许可决定会商和听证工作,守好依法审批底线;建立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就自由裁量有关规定进行进一步明确细化,形成有指导性、操作性的审批惯例,推动审批精细化标准化。目前,该县已梳理办事指南13份,整理完善审批服务事项知识库,涉及办理事项30多项。
  审批程序“精简化”。佳县逐项溯源梳理各审批事项的法律法规依据和办事指南,进一步精简所有受理材料,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不再作出要求;可容缺后补的,申请人作出承诺,在规定期限内补齐要件即可出件。多个审批项目、同一项目多个审批事项需提供同一材料的,申请人只提供一次,不再重复提供,由大厅帮代办人员复印补齐即可;本单位出具的许可文书或本单位已有相关证照资料的,由相关业务人员自行调取复印补齐即可,不再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供。目前,该县精简审批材料12件次,容缺受理审批9件次,取缔重复审批申请材料31件次。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