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可无声 育师应有径

—— 西安市未央区枣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案例

2024年12月11日 字数:2505
  西安市未央区枣园小学 邢朔
  陶行知先生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是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西安市未央区枣园小学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积极践行“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建设教师队伍,以“树”文化精神统领教师团队文化,打造一支具备质朴仁爱品格的师资队伍,建设敬业担当、爱生为本的教师团队,提升学校整体发展内驱力。
  党建引领,培育师魂
  学校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维护教育形象、推动立德树人、促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工作来抓,引导教师以德立教、以德育德。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以“一课示范旗帜坚三帮引领枣苑强”党建品牌创建为目标,稳慎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党对教育和教师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坚持以活动渗透代替简单说教,党支部以多种形式生动讲述一线党员教师和党员教师群体的感人事迹,常态开展每周教师“小微论坛”,对师德教育故事进行宣讲,形成了“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生动局面。
  二是注重师德培育。常态开展“四个一”活动:每学期邀请专家进行一次师德培训;每周(教师例会)进行一次师德师风学习(结合具体案例);每学期每位教师开展一次师德师风故事宣讲;每学年为每位教师建立一个专项师德师风档案。专项档案包括“教师个人基本情况、师德师风承诺、师德师风建设记载”等内容,本档案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将师德考核纳入绩效管理,通过有效途径育师德铸师魂。
  以“八”为名,树立师表
  学校以“八”这个数字为主体,调整管理思路,形成管理网络体系。以“八”为名,让老师在教育教学与研究的路上走得更坚实。
  一是“树”牢八种精神。这八种精神围绕树的品性,分别为坚韧不拔、执着不懈、无私奉献、积极向上、务实进取、乐观坦荡、团结和谐、顶天立地。通过八种精神,引领教师内外兼修,她犹如明灯,指引老师进步与发展的方向。
  二是搭牢八字平台。“八大论坛”,促进理论水平提升:小微论坛、读书论坛、教研论坛、班建论坛、家校论坛、管理论坛、党建论坛、课程论坛。“八节活动”,促进实践能力提升: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教学节、读书节、文学节、传统节、学科节。“八课活动”,聚焦课堂,提升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能力。新入职教师过关课、师傅示范课、徒弟展示课、人人一节评优课、党员示范课、行政督导课、名师引领课,课课磨炼、课课精彩、课课有效率,堂堂有收获。推行“八个一”工程:每周一练字,每月一反思,每学期一本书一篇读后感、每学期一节公开课一个好设计,每年一个校本课题一篇好论文。每年评选“八优教师”:优秀教师、优秀师德个人、优秀教研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搭班教师、优秀值周教师、优秀分享教师,全面评价激励。真正实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立足质量,跃升师能
  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师的质量观决定学校内涵发展的丰富程度。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要求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认真落实课程管理,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做好课后延时服务,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全力提高教育质量。
  一是培训分层迭升。结合教师实际,发挥学校骨干教师作用进行学科组微培训,青蓝工程结对培训。参与区级专项培训、锦园片区教研培训、“136青苗培训”等区域培训。邀请区域内外专家进行主题培训,先后有市区刘继报“名校长+”,市级吴娟利“名师+”,区级晋琳“名师+”研修共同体等走进学校进行交流。积极安排老师跨区域交流,先后去蓝田冯家村小学、安村中心校、蓝坪小学送课交流。组织域外高端培训,每年参加名师之路组织的高层次培训,赴北京、上海、杭州等多地,汲取前沿理念与方法。通过各级各类培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与水平不断更新提升,新教师成长迅速,马晓娜老师获区级教坛新秀,田靓颖、王睿华老师指导的合唱比赛,获区级艺术展演一等奖,陈亮老师刚刚获得“市级教学能手”称号。
  二是课程人人参与。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载体,学校积极探究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确保在开齐、开好课程、开足课时的同时,人人参与研发符合校情的校本课程。基于“固本教育”的哲学理念,立足教师特长,构建“根课程”体系,包括“六大类”课程。“培根课程·诗书童心”“慧根课程·创意思维”“本根课程·生态德育”“美根课程·艺术审美”“深根课程·健康生活”“寻根课程印象未央·少年说”。形成整本书阅读、“养乐多”劳动基地等学科融合特色课程,实现了教师思想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促进特色学校建设。
  三是智慧赋能教研。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学校常规教研采用微教研与学科大教研相结合,开展“学科共享主题式研究”,通过“引、议、联、结、定”开展“五环教研”,聚焦五大环节,即“大家分享、精华撷取、单元联动、结合课时、确定设计”的方法,践行“学为中心”课堂,形成“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即“热身预学、呈现探究、拓展延伸”三大环节,实现“自主预学、反馈问题、引发思考、合作探究、反思建构、应用迁移”六个步骤。思维型教学、大单元教学的理念逐步落实,在未央区教师大单元职级大赛中该校有5人获奖,其中两人获一等奖。同时借助数字化创新教研形式,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希沃白板软件建立“枣园小学信鸽学校”,教师常态化听评课、上传优秀教学资源进行共享。不断完善校园数字媒体矩阵,积极开展网络教研、网络教学的尝试。加之近两年“整本书阅读、大单元教学、小学数学高年级两极分化现象成因与对策研究”等省市区级16项课题的研究,使得老师教有方法,研有方向,学生练有支架,学有所成,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立德守正,弦歌不辍。三年的质量检测,我们都走在前进的路上;2024年西安市微课大赛共有15名教师获奖;西安市大单元作业设计中有5名教师获奖;西安市教科研成果展中有16名教师获奖;未央区大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作业设计大赛中有18名教师获奖。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200多人次。周边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及认可度持续提升。在教师成长的路途上,学校以树文化精神为引领,以学校愿景为激励,不断书写着枣园教师成长的精彩故事。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