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县:养老变“享老” 托举“夕阳红”

2024年12月11日 字数:1369

  ■记者 郑玮 通讯员 吴杰 杨玉芳 石耀霞 文/图
  榆林市府谷县常住人口25.52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4.2万人。依据国际通行标准,该县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且进程不断加快。
  近年来,府谷县以老龄群体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改革创新政策机制、服务供给、规范服务,广覆盖、保基本,分类施策、因人施策,探索多样化养老服务业态,逐步建成层次清晰、功能互补、区域联动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并通过一项项体贴入微、精准暖心的民生举措,托起府谷老年人“稳稳的幸福”。
  府谷县中心敬老院坐落在新府山山腰,院子内干净整洁,健身、休闲等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完善先进。65岁的付惠荣和81岁的郭忠厚精神抖擞,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着他们在敬老院里的丰富生活,脸上洋溢着笑容。
  为了让更多老年人就近就便享受到可感可及的服务,府谷县在各个社区配套建设了社区食堂,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用餐、娱乐等服务。截至目前,已建成14所社区食堂,服务1万多人。此外,该县拓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城区1125名居家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养老服务公司开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为其提供助餐、助浴、助洁等“点单式”服务,让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多对一”服务。
  府谷县分类施策,不断提升农村养老差异化服务水平,建成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等134所,覆盖全县80%的行政村。同时,该县为满足农村老年人灵活多样的助餐需求,在农村互助幸福院等机构开办了老年食堂。截至目前,老年食堂已建成17所,在建24所,并采取定点膳食、配送到点等方式,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3年内,府谷县还将建成邻里食堂150所,逐步实现互助养老与居家养老村级全覆盖。
  近年来,府谷县聚焦养老服务痛点、堵点问题,持续探索创新,养老服务供给内容更加丰富、主体更加多元、形式更加多样。
  如何普惠化运营,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府谷县积极构建政府运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多样化运行模式,通过“个人出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建立起多元筹资、多方支持和风险分担机制,实现了养老机构常态化和可持续运营。
  府谷县充分发挥养老服务政府主导作用,养老机构50%的运营资金来源于政府补助,该县每年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资金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并根据运营情况,对农村互助幸福院每年给予6万元至13万元的运营补助,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食堂按照服务人数15万元的标准起步。此外,该县还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降低运营成本,破解养老机构资金难题。
  府谷县积极探索边缘资产再利用的新路径,将盘活闲置资产与建立养老服务系统深入融合,把“沉睡资产”改造为养老机构,补齐养老服务短板,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日前,府谷县中医医院旧址闲置资产焕发新生,拥有100张床位,集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于一体的高品质新型公办失能、半失能养老机构将于年底投入运营。
  针对养老机构盈利能力差的弊端,府谷县建立健全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在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并引入社会专业运营团队对公办养老机构进行托管,解决了资金缺少、管理难、专业性不强的运营壁垒。
  府谷县积极探索农村“慈善+养老”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养老服务,依托社会组织,引导会员企业、乡贤、爱心人士进行捐助帮扶,多渠道筹集运营资金,推进养老机构持续多样化运行。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