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的本科毕业论文培育

2024年11月28日 字数:890
  随着高校的扩张和社会需求的急剧变化,当下本科毕业论文处于无所适从的“存废之争”中。这种境况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学生被困在就业、考研、写论文的时间夹缝中,指导教师也被困在指导人数和时间要求中,学校和社会则承担着就业率和承接就业的压力。
  写作能力是事关生存的重要能力。毕业论文培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后一环,是对接高等教育改革和社会需求变革的重要驱动。源自美国的OBE理念(Outcome-BasedEducation,需求导向型教育)自1981年产生,就对教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OBE理念强调调整教育思路,首先确定教育产出目标,再将目标与教育过程对标,最后对教育过程进行评价。换言之,OBE理念强调以教育结果指导教育过程,这恰好能够回应当下本科毕业论文的困境。
  具体来说,高等教育成果应当与社会需求对接,以社会需求划定教师教育元素。社会需求可以概括为专业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落实到本科毕业论文长达10个月的培育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当将这些要求有机地进行融合。论文写作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论文写作的内核是文献,在文献检索、阅读、整理及综述过程中,应注意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针对性地补充专业知识的欠缺。第二,论文写作的骨骼是框架,通过指导学生运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框架,强化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发掘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第三,论文写作的全程,通过对论文选题、开题、写作、修改、答辩等技巧的指导,强化学生的工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实现育人要求。
  论文培育结束后,应优化评价体系以进一步对教育过程进行反思:一方面,应强调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并重,真正从社会需求端对论文培育过程进行提高;另一方面,应强调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并重,以有助于将真实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
  在新时代对人才需求转向的背景下,毕业论文应成为大学生结束本科学习的“期末大考”和即将步入社会的“临考辅导”,帮助学生提高能力、认识不足、走向社会。
  [本文系2023年度西北政法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OBE理念下法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培育的过程控制优化与评价体系完善”(XJYB202320)、“运用法理型案例提高法学本科生培养质量的研究与探索”(XJYZ202333)阶段性成果]
  (作者:西北政法大学 赵菁 王永恒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