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县新池镇探索文明创建新路径 书写惠民新答卷
2024年11月28日
字数:1237

新池镇开设“大课堂”为村民培训实用技术
■记者 杨月锋 通讯员 梁翠 文/图
“文明,浸润一座城市的人文气韵,衡量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彰显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近年来,合阳县新池镇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域全面全员推进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深化各个领域的文明创建,形成了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的生动新池实践,为扎实推进新池镇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坚持创建为民,推进文明创建高质高效。新池镇强化创建组织保障,将文明城镇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由镇党委书记亲自抓、镇长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合力高效推动的组织架构和运行体系,高位推动“创文”工作落地落细;推进文明村社创建,下发了《新池镇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累计获评全国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村1个、市县文明村11个,文明村(社区)创建率达92.8%;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先后在街道上划定停车泊位60余个,更换四色分类垃圾箱80个,改建公共卫生间2个,完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及图书室改造工程,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让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幸福感不断提升;定期组织以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道德模范等为成员的“群众访察团”,常态化开展问题纠察、文明劝导、创建宣传等工作,推动形成了自治共治一体化的创建新格局。
坚持价值引领,推动文明培育向善向好。新池镇着力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在主次干道、村部周围等位置设置温馨提示牌100余个、宣传板200块,让创文公益广告抬头可见、驻足可观;实施“10+X”积分治理模式,制定村级积分评定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村民可用积分兑换日用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并将积分评定与评奖评优、精神激励、物质奖励等相结合,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推行“积分+村级代办事项”机制,制定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将志愿者为民代办事项的数量转化为爱心积分,以贴近群众实际的贴心服务倒逼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促使新池镇基层治理呈现新气象,截至目前,累计发放积分超过38.1万分,惠及群众5200余人。新池镇常态化开展文明典型培育,坚持把各类道德模范评选作为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提升群众文明素质、传播新池好声音的重要载体,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促进群众素质与文明创建同频共振,先后涌现出了屈光武、李平等32名“新时代身边好人”,以及王岁巧、车金创等16名县级道德模范。
坚持实践养成,推动文明实践全域深化。新池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设置了20多个志愿服务岗,推出了10余类志愿服务项目,构建了“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的志愿服务体系,先后开展了交通劝导、“‘益’起成长”“爱心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持续打造“薪火课堂智慧新池”志愿服务品牌,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志愿服务的有效融合,推动产业升级,助力群众增收。
如今,一个个道德模范引领风尚、一场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一次次文明创建热潮涌动……从城镇到村社,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个个善举到一次次文明实践,文明的力量浸润着百姓的生活,成为文明新池最鲜亮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