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推行环境执法新模式 助力执法工作规范化建设
2024年11月28日
字数:984
阳光讯(记者 郑玮 实习记者 姬亚情)10月11日,榆林市举行2024年第三次“诚信榆林”建设新闻发布会,榆林市污染物减排中心主任李军芳出席并介绍榆林市生态环境领域诚信建设有关情况。
近年来,榆林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信息归集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环境诚信应用为重点,做好联合激励和失信惩戒,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水平。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全面贯彻落实《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和《榆林市202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要求,全力保障“双公示”信息上报及时、规范、无遗漏;制定下发了《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诚信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将“双公示”作为检验作风整顿成效的重要标准,截至目前,已累计向信用中国(陕西榆林)网站公示行政处罚信息476条,行政许可信息1109条。
一方面,创新信用修复提醒机制,在向企业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一并告知信用修复相关事宜,优化完善了信用修复流程,建立线上指导、快速办理等机制,指导企业尽快消除不良记录。另一方面,对重点企业信用修复进行现场核查,问题不整改坚决不予修复,督促企业切实消除环境污染。今年以来,全市已累计指导86家失信企业完成环境信用修复,涉及整改环境违法问题86个。
加强环评监管,增强行业自律。2024年,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共开展技术复核三批次,累计抽查环评文件133个,对2022年第二、三、四季度发现问题的15家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和15名环评主持编制人员做出通报批评并进行失信记分处理,对2023年一季度发现问题的7家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和7名环评主持编制人员送达了失信记分处理告知书。
9月中旬,按照省生态环境厅的统一部署,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完成了2023年度全市企事业单位生态环境信用评价的初步评审工作,并将初评结果面向社会进行了公示。此次评价工作覆盖了791家企事业单位,根据评价结果,对于环保诚信企业,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将其纳入监督检查的正面清单以及“环保综合查一次”清单之中。对于环保表现良好的企业,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将适当减少抽查检查的频次,同时提供专业指导,帮助其进一步优化污染治理设施,完善内部环境管理体系。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按照“全覆盖、全联网、全使用”的要求,推行“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环境执法新模式,积极推动执法工作规范化建设、信息化转型、数字化赋能;实行红黄绿分级分类管理,目前确定绿码企业283家、黄码企业90家、红码企业32家。
近年来,榆林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信息归集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环境诚信应用为重点,做好联合激励和失信惩戒,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水平。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全面贯彻落实《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和《榆林市202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要求,全力保障“双公示”信息上报及时、规范、无遗漏;制定下发了《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诚信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将“双公示”作为检验作风整顿成效的重要标准,截至目前,已累计向信用中国(陕西榆林)网站公示行政处罚信息476条,行政许可信息1109条。
一方面,创新信用修复提醒机制,在向企业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一并告知信用修复相关事宜,优化完善了信用修复流程,建立线上指导、快速办理等机制,指导企业尽快消除不良记录。另一方面,对重点企业信用修复进行现场核查,问题不整改坚决不予修复,督促企业切实消除环境污染。今年以来,全市已累计指导86家失信企业完成环境信用修复,涉及整改环境违法问题86个。
加强环评监管,增强行业自律。2024年,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共开展技术复核三批次,累计抽查环评文件133个,对2022年第二、三、四季度发现问题的15家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和15名环评主持编制人员做出通报批评并进行失信记分处理,对2023年一季度发现问题的7家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和7名环评主持编制人员送达了失信记分处理告知书。
9月中旬,按照省生态环境厅的统一部署,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完成了2023年度全市企事业单位生态环境信用评价的初步评审工作,并将初评结果面向社会进行了公示。此次评价工作覆盖了791家企事业单位,根据评价结果,对于环保诚信企业,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将其纳入监督检查的正面清单以及“环保综合查一次”清单之中。对于环保表现良好的企业,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将适当减少抽查检查的频次,同时提供专业指导,帮助其进一步优化污染治理设施,完善内部环境管理体系。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按照“全覆盖、全联网、全使用”的要求,推行“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环境执法新模式,积极推动执法工作规范化建设、信息化转型、数字化赋能;实行红黄绿分级分类管理,目前确定绿码企业283家、黄码企业90家、红码企业3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