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孙子”真骗子!诈骗团伙开始“装孙子”了!

2024年11月27日 字数:800
  注意,骗子又出新招啦!他们专门利用老人对孙子担心、疼爱的心理进行诈骗,使用的借口也是五花八门,有出了交通事故需要交医疗费的,有赌博被抓需要缴纳罚款的,有酒后伤人需要赔偿的……
  11月6日,张奶奶接到了自己“孙子”的来电。“孙子”称,自己与朋友喝酒出事了,现在被关在派出所里,需要一大笔钱来解决这个事情。救孙心切的张奶奶信以为真,急忙取出所有积蓄,并来到对方指定的地点交给“孙子”指定的“朋友”,所幸被反诈中心民警及时预警劝阻,保住了自己的3万元钱。随后,民警根据掌握的线索,先后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目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无独有偶,11月15日,林奶奶也接到了“孙子”的电话,称自己因为嫖娼被公安机关抓获,需要赎金解决此事。很快,林奶奶便来到了“孙子”指定的地点,并将1万元现金交给了一名陌生男子。当天18时许,该男子又流窜作案,后被蹲点守候的民警抓获归案。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诈骗套路分析
  将高龄老人当成目标对象: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渠道获取高龄老人的个人信息后,往往会选择孙子或孙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利用“隔代亲”的心理特点进行诈骗。
  伪装成“孙子”“孙女”的声音来电:诈骗分子在掌握老人的信息后,会伪装成孙辈的声音,由于高龄老人对声音的辨识度比较差,故而听到对面喊“爷爷”“奶奶”以及自称的孙儿的小名时,便会放下戒备心理,不会产生过多的怀疑。
  捏造各种急需用钱的理由:诈骗分子会以“车祸需要医药费”“打架需要赔偿金”等各种紧急事件为由,制造紧张的氛围,并以“别告诉爸妈”“怕爸妈责怪”等理由阻断老人与家人沟通,他们还会催促老人尽快将钱转交给自己的“朋友”或“警察”,这个所谓的“朋友”或“警察”实际上是诈骗分子本人或同伙。当老人取到钱后,骗子会专程安排同伙上门取钱。一旦老人不再汇款,或被亲友发现揭穿骗局,骗子就会立即切断所有联系并消失不见。
  记者 曹晏 整理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