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智能养殖 助力乡村振兴
洛南县首个智能化奶牛养殖基地投入运营
2024年11月25日
字数:1062

■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毕波波 文/图
近日,在位于洛南县古城镇的商洛卫洛乳业有限公司一期养殖基地的牛舍内,500多头膘肥体壮的荷斯坦奶牛入住“新家”,标志着洛南县实施的绿色生态循环奶牛示范园三产融合项目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洛南首个大规模智能化奶牛养殖基地正式投入运营。
据了解,该项目是2023年洛南县利用苏陕协作平台招商引资的落地项目,由商洛卫洛乳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3.3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位于古城镇李庙村和红旗村,占地面积近500亩,建设了一座存栏3000头奶牛的现代化标准生态观光牧场,并配套建设了高效农业种植示范基地、饲草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区等,今年已采购青年育成牛500头,计划明年3月再引进700头,在此基础上,通过自繁自育使养殖规模达到3000头;二期位于宁洛产业园区,主要是智能化乳制品加工。目前,该基地一期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工,12月将进行试生产运行。
商洛卫洛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招宏说:“这批奶牛是我们从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山东基地运输过来的。为迎接首批奶牛住进‘新家’,今年9月,我们已经完成了4000多吨青贮、麦草收购工作。”
为了让这批奶牛尽快适应洛南的环境,该项目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的方式,结合牧场环境情况,通过智慧牧场云平台,实施精准喷淋、智能环控、智慧用电、能源管控、机器人堆料等操作,并配备智能调控卷帘、风机、刮粪板等设备,同时还配有兽医、防疫人员、饲养员等为奶牛服务。
该项目引入国内先进的人工授精技术、卫生防疫及保健技术以及奶牛规模化养殖精准饲喂中央厨房、粪污资源化利用、信息化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资源整合高效管理;形成养殖信息收集、传输、储存、分析、指令下达等信息管理通道,有效协调了生产运营监管;实施精准饲喂、称重、精准环控、产奶管理等智能化物联网设备,集成养殖关键信息到智慧牧场云平台,推动“数字奶牛”整体升级,打造了智慧“云牧场”。“该项目建成达产后,可日产牛奶50吨,预计实现年产值2.4亿元及税收45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300个,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饲草3000多亩,周边村组集体年均增收约400万元,带动群众增收3000多户。”陶招宏说。
近年来,洛南县高度重视畜牧产业发展,以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生态产业、特色农业及现代农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科技支撑,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打造洛南绿色生态循环奶牛示范园,切实以产业链前端带动农业、饲料加工业发展,后端带动乳制品产业、动物性食品加工业、餐饮业、产品营销业、运输物流业等发展,有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