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看到“扫一扫领礼物”就走不动道 老年人扫码被骗

2024年11月13日 字数:580
  阳光讯(记者 曹晏)“只要扫一扫,就有礼物赠送。”前不久,李女士的父亲为领取一盒鸡蛋,扫码成为当地一家新开业小超市的会员,后被拉入一个数百人的社交群,群主声称群里会不定期地免费发放各种礼品。直到有一天,李女士的父亲花1000元购买了6袋酸奶粉回家,还乐呵呵地称这款产品有“增强免疫力”的奇效,李女士才意识到,父亲陷入了扫码骗局。
  和父亲沟通后,李女士发现,老人沉迷扫码已有一段时日,有时是扫码领礼物,有时是扫码做任务领红包,甚至还扫码做过刷单,家里多出来的纸巾、抽纸盒、面条等都是父亲扫码领回来的。“老人总以为能通过扫码占点小便宜,殊不知背后暗藏了各种风险。”李女士说。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不少老年人身上。他们沉迷于扫码,却缺乏对二维码背后风险的认知,从而导致被骗。例如:有人在公园锻炼时容易被“免费领礼品”的吆喝声吸引,扫码时信息泄露导致银行卡被盗刷;有人看到“创业者”以小额红包为诱饵推广二维码,兴冲冲扫码却被对方盗走社交账号密码,批量发送涉诈短信;有人沉迷于扫码做刷单任务,结果发现是骗局。
  提醒:在数字信息时代,一些沉迷于网络的老年人会因为缺乏判断能力导致权益受损。因此,老年人一定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关注和了解随意扫二维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因为蝇头小利而上当受骗。遇到个人信息被泄露时,第一时间通过解绑、冻结等方式止损,同时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