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王益大队优化营商环境
帮扶为主 为企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2024年11月13日
字数:1394

■记者 严利君 文/图
为了全力营造文明规范、简约高效的监管环境,铜川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王益大队严格遵守优化营商环境相关规定,在日常工作中处理好监管和服务的关系,坚持“帮扶为主”,为企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深耕精作,在规范执法行为上下实功。铜川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王益大队严格落实“三项制度”。落实执法公示制度,从事前、事中、事后等不同阶段,对主动公开形式、内容等进行明确规定。今年以来,该大队累计公示行政处罚决定书、“双随机、一公开”等信息18条。该大队出台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简易流程》,明确要求执法人员在专项执法检查、“双随机”抽查中,通过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办理信息系统及“互联网+监管”平台适时同步公示相关信息。该大队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实现重大执法现场和案件办理全过程实时留痕、全过程记录;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重大执法决定前必经案审会集体讨论研究,重点围绕法律适用条款是否精准、证据是否确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否得当等进行裁量。
该大队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严格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规定》,对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明确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罚的情形,保证行政处罚“过罚相当”。
开拓创新,在优化执法方式上求实效。铜川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王益大队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出台了《王益区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将所有现场检查计划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管理之中;出台了《2024年度王益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工作计划》,积极推进多部门联合执法,减少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压缩执法频次,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打扰。
该大队积极拓展非现场监管的手段及应用,以自动监控为非现场监管的主要手段,大力推行视频监控和环保设施用水、用电监控等物联网监管手段。
强化服务,在优化营商环境上见实惠。铜川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王益大队大力推行差异化执法和非现场执法模式,合理设置执法检查频次,做到对守法者无事不扰。该大队结合王益区产业和区域环境特点,将治污水平高、环境管理规范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对这些企业原则上只开展非现场监管,并在一定时期内免除现场检查;细化轻微环境违法行为减免处罚的情形和程序,对主动报告、妥善处置、未造成污染后果的,依法减轻或免除处罚,审慎采取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措施。
该大队坚持分类施策,通过实施精准执法帮助企业提标改造、转型升级,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加大执法普法力度,利用“双随机”抽查、专项执法检查、安全生产检查、环境污染投诉处理、六五环境日等契机,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主、服务对象等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的普法力度,营造良好的执法守法环境。
狠抓纪律,在作风建设上作表率,经常性开展警示教育。铜川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王益大队及时通报生态环境系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并深入开展了生态环境系统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在岗执法人员签订《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廉政公开承诺书》,每次开展执法检查时均会向执法对象发放《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廉政明白卡》,并由企业负责人反馈现场执法人员的廉洁自律情况,有效预防了职务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