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印台区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让秸秆“秸”尽所能 变废为宝
2024年11月07日
字数:819

■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郭艳婷 任安定 寇井依 文/图
10月25日,在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肖家堡村的玉米地里,到处一派繁忙景象。铜川盛发绿源农机合作社的三台打捆机正在紧张作业,它们将散落在田间的玉米秸秆进行压缩,扎成一捆捆整齐划一的长方体草垛子。
每到丰收季,如何处理堆积如山的秸秆便成了一个大难题。印台区积极行动,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措施,将原本被视为废弃物的秸秆,转化为可供利用的资源。铜川盛发绿源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杨发虎表示,每台机器每天大约能打700垛秸秆,3台机器协同作业,每天能打出2000垛秸秆。
红土镇副镇长王小龙表示,这些回收来的玉米秸秆,被当成牛羊的天然草料,不仅降低了饲养成本,还能提高养殖户的利润。秸秆回收利用主要采取“离田回收”和“秸秆还田”两种方式。“离田回收”的秸秆被当成饲料,“秸秆还田”的秸秆不仅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为明年的农作物增产打下坚实基础。此外,“秸秆还田”还能有效杜绝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近年来,印台区高度重视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坚持农用优先、就近利用的原则,多措并举地拓宽秸秆的综合利用途径,通过强化科技服务保障,不断探索可推广、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和高效利用机制,引领秸秆综合利用提质增效。
印台区盛鑫丰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便是这一模式的践行者之一。该公司负责人王道明表示,他们受印台区农业农村局委托,开展秸秆捡拾工作,采取秸秆饲草化利用的方式,将收集到的秸秆用于饲养肉牛。目前,该公司已调集各种设备10余台,在红土镇、阿庄镇、金锁关镇等地开展秸秆捡拾作业,作业面积已达2.5万亩,收储秸秆6000余吨,不仅有效降低了印台区肉牛养殖企业的生产成本,还推动了当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铜川市印台区2024年秋粮种植面积10.2万亩,收获面积9.431万亩,秸秆产生量预计可达3.06万吨。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秸秆综合利用6.5万亩。通过秸秆综合利用,不仅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还进一步促进了耕地质量的提升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