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文化”失去灵魂歌者,“半城神仙”少了千年知音
诗人走了,但余音缭绕不绝
2024年10月30日
字数:1690

■季风
薛保勤先生溘然长往,人间少了一个灵魂歌者,“半城神仙”也少了千年知音。这是很多和他认识的朋友说的,我也认同。
我一直称呼他为薛老师,当新闻前辈和著名诗人看待。他出身西大,是该校的原校长、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的得意学生,鉴于他在新闻出版的贡献,西北大学建立了薛保勤工作室。某午后小聚,席间谈了很多话,他以体制内对我这个体制外朋友的人格表示尊敬,褒赞我主持《非常对话》栏目对作家诗人及陕西文学的贡献。散场后,又送到地铁口。平时发几句微信聊,或发他新写的诗作让我先睹为快。某天问距离远不,午间抽空好好叙谈。刚好我在附近。他给同事介绍这可是大作家,让年轻同事重视,让我顿时窘迫,情知自己平时不修边幅。他细心周到,处处考虑他人感受。唯恐我在食堂遇到一群厅局长而局促,让年轻同事帮把饭打在办公室,和他三两下解决完,才畅谈点所谓的文艺。本来访谈嘉宾少不了他,但忌他还担任记协主席,我又在小报靠点文学底子谋生,侥幸某期访谈文章获得了新闻奖,所以犹豫不决。拟好对话提纲,迟迟没有交付,其实就是那点小小的文人人格作祟,怕有人以为上迎而拍马屁。上月底,遇平凹先生,聊薛保勤先生,人好病不好,在医院搏命呢。印象他身体很好,脚步轻健如飞,烟酒不惧,以为调养一段时间就没事了,发短信问候。从没有想到隔月后噩耗传来。邀请他为嘉宾的事,也就成了最大的遗憾。
那次午间叙谈,他将存量不多的重要作品,一一题字相赠。其中之一,他刻意写了:“生命是诗,生活是歌,我们珍惜生命,我们守望生活。”幸好他仔细写了时间,也就有了具体的记录。
虽然我是一介平民,但一点不阻碍我们这种阶层差距很大的朋友深谈。他的诗名很大。2011年西安举办第11届世界园艺博览会,他的诗作《送你一个长安》被选作主题歌的歌词,被大众评价唱出了全民幸福感和西安人的自豪。我是喜欢他的诗集《青春的备忘》,诗人站在两段历史比较高度上,评价那一代青年的苦涩和精神贫困。他认为年轻人精神的贫困,会摧垮一个人的“脊梁”,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他写诗,极有浪漫主义色彩,爱和年轻人交朋友,也主动帮助人。和我的交往,都是因为文学,情绪上散发出对这片黄土地上苦难于伟大的赤子情怀。我的文章他有心在网上搜索看的,包括微博,主动交流某些一致的看法。
他聊过有领导给他改过诗,就是唱响的《送你一个长安》,其中“一城文化,半城神仙”一句。在饭厅中,领导邀请他过去,当面戏谑大才子,说要改他一句诗,正是那一句。后来他依然执拗地改了回来。他聊大学毕业前夕,被《中国青年报》选取做记者。也是他的条件最佳,从此也和新闻出版打了一辈子交道。因为个性炽烈,有极强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加上近五十年的职业操守和丰厚阅历,使他能够为陕西的文化宣传代言。他是1955年出生,那代人因故更多地经历了一些特殊磨难,也参与了重要的社会变革,推动了时代巨变。他在政务之余,把对国家、民族的赤子情怀注入诗体,一则抒发情绪,二则言志。诗志,是诗人的正大刚直,也是他的个性所至。所以说,读他的诗,最要紧的是读他的见识和闪光人格。
长安城里,曾经生活过的一串闪亮的诗人名字,如杜甫、李白、王维等,也在长安城里抒写秦岭。在当下,已经变成一座现代化大都市的西安城里,依然生活了不少浪漫的“种子”,白天为政、为学,但到了周末,主动闲游南山,诗人的佳作,正是一次又一次为南边的秦岭而写。读着他的诗作,我眼前浮现出贾岛式的形象:面目清癯,闪亮瞳仁里透着一种豁达喜悦。城市的浮华流光时尚对诗人毫无吸引,他的思维勾连历史时空,扎进了现实的神经,并在痛感中引发思考。他的直抒胸臆,也实在是在写尘世的芸芸众生。他对笔下的内容,也选择了内心的天问。著名评论家雷达生前曾评价说:“从薛保勤的诗歌中,欣喜地发现了新中国诗歌十七年的继承与创新。”但他认为评论家在过度褒奖。他觉得自己的诗歌,所谓的优点,也仅是自己发自内心深处的灵魂吟唱和真情流露。
诗歌最能彰显一个文化人的个性和才华,也只有那种君子式的人格和率性超脱性格,才能写出那种直抒胸臆的灿烂的金句。薛保勤先生作为诗人的特点,也正如他生前的那种沉稳、端正,有坚守的信仰立场,也有君子的精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