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增长至72.20%

2024年10月30日 字数:805
  阳光讯(记者 王义卓)10月29日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以“陕西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会议邀请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冀峰,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波,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何建军,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邱轩洛出席,介绍陕西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冀峰指出,全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2021年的67.86%增长至2024年的72.20%;高质量发展总指数较上年提升1.3分,具体说明了四个方面。
  部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增强黄河流域产业内生动力。2023年研发经费投入846.0亿元,同比增长9.9%,“十四五”以来,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2%和9.7%,西安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23%。
  优化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升黄河流域产业创新拉动能力。2024年度支持总窗口“四链”融合重点项目92个、经费8950万元。近三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幅均超过30%,2023年分别达到4120.99亿元、2.39万家、1.67万家,分别是2020年的2.34倍、2.96倍、2.66倍,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提升黄河流域产业创新驱动能力。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57家单位参与“三项改革”、单列管理10.3万项职务科技成果、3.1万项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新成立企业1736家,推介发布项目7530项,累计融资超60亿元。2021年~2023年省科学技术奖励中,在水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等方面共有79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9项、二等奖40项、三等奖20项,其中40余项已在省内推广应用。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增强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源动力。支持长短波授时系统、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分子医学转化中心、电磁驱动聚变设施等6个大科学装置开展预研,布局建设5个陕西实验室,推动34个实验室重组(或新建)为全国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和7个国家级、省级野外观测台站。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