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打好“三张牌” 推动天麻产业发展
2024年10月23日
字数:1009
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樊利仁)日前,记者从商洛市丹凤县获悉,今年以来,该县通过打好政策牌、科技牌、增收牌等“三张牌”,围绕天麻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打造了一个有龙头带动、现代生产要素集聚、建设水平领先、农民参与度高、群众增收致富的农业内部融合型示范园。
据介绍,丹凤县围绕打好“政策牌”,成立了天麻产业发展专班,加快推动“丹凤县良种天麻产业园”“天麻小镇”建设,陆续出台了丹凤县产业发展奖励补助办法、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天麻产业发展5年规划以及良种天麻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方案等政策及规划体系,以打造天麻种植加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医养康护”服务为支撑,延伸天麻医药产业链,培育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养生、养老、养心的大健康产业,努力实现全县天麻产业链生产总值达10亿元以上。
在打好“科技牌”方面,丹凤县产业园区内的龙头企业永福工贸公司聘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王秋颖教授团队长期驻园,研究攻克菌种退化、连作障碍、代料栽培等三大技术难题,研发出了国内最先进的“蟒岭红”系列蜜环菌、萌发菌等菌种,开发了3个系列的10种产品,年培育天麻零代种子300吨,可生产菌种2000万袋(瓶);建立了商洛学院博士工作站、天麻菌种研发中心、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施合作课题项目30多项,聚力打造了政产学研创新平台,使天麻产品实现了“高校研发、丹凤转化”,推动项目、技术、人才落地生根;总投资2.8亿元、占地1250亩的“良种天麻产业园”是示范园核心所在,建成了研发中心、培训中心、交易中心,菌种生产车间、天麻加工车间,零代种子培育基地、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菌种试验区、大棚立体种植区、零代种子繁育区、三位一体林下种植示范区、庭院种植展示区,集天麻菌种研发、生产、示范种植、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既是全国技术最先进的天麻菌种研发生产基地,也是全国规模、体量最大的天麻栽培试验示范基地以及全国业态最完整的天麻产业基地。
丹凤县努力让“科技牌”成为“增收链”,以示范园区辐射天麻效益经济带,通过提供菌种、种子和技术服务、保价回购、土地流转等方式,创新产业联农带农方式,盘活2万多亩林地土地、300多户宅基地和闲置农房,通过林药结合、药旅融合辐射带动全县2万多户农户在天麻产业链上增收;按照“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思路,建立“两租”“两单”“两股”联农带农机制,动员农户发展药材种植、园区务工、庭院经济等,直接带动2万多户“麻农”户均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
据介绍,丹凤县围绕打好“政策牌”,成立了天麻产业发展专班,加快推动“丹凤县良种天麻产业园”“天麻小镇”建设,陆续出台了丹凤县产业发展奖励补助办法、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天麻产业发展5年规划以及良种天麻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方案等政策及规划体系,以打造天麻种植加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医养康护”服务为支撑,延伸天麻医药产业链,培育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养生、养老、养心的大健康产业,努力实现全县天麻产业链生产总值达10亿元以上。
在打好“科技牌”方面,丹凤县产业园区内的龙头企业永福工贸公司聘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王秋颖教授团队长期驻园,研究攻克菌种退化、连作障碍、代料栽培等三大技术难题,研发出了国内最先进的“蟒岭红”系列蜜环菌、萌发菌等菌种,开发了3个系列的10种产品,年培育天麻零代种子300吨,可生产菌种2000万袋(瓶);建立了商洛学院博士工作站、天麻菌种研发中心、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施合作课题项目30多项,聚力打造了政产学研创新平台,使天麻产品实现了“高校研发、丹凤转化”,推动项目、技术、人才落地生根;总投资2.8亿元、占地1250亩的“良种天麻产业园”是示范园核心所在,建成了研发中心、培训中心、交易中心,菌种生产车间、天麻加工车间,零代种子培育基地、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菌种试验区、大棚立体种植区、零代种子繁育区、三位一体林下种植示范区、庭院种植展示区,集天麻菌种研发、生产、示范种植、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既是全国技术最先进的天麻菌种研发生产基地,也是全国规模、体量最大的天麻栽培试验示范基地以及全国业态最完整的天麻产业基地。
丹凤县努力让“科技牌”成为“增收链”,以示范园区辐射天麻效益经济带,通过提供菌种、种子和技术服务、保价回购、土地流转等方式,创新产业联农带农方式,盘活2万多亩林地土地、300多户宅基地和闲置农房,通过林药结合、药旅融合辐射带动全县2万多户农户在天麻产业链上增收;按照“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思路,建立“两租”“两单”“两股”联农带农机制,动员农户发展药材种植、园区务工、庭院经济等,直接带动2万多户“麻农”户均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