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县聚力打造全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集成服务高地

2024年10月22日 字数:835
  ■记者 芮扬 通讯员 杨洋
  今年年初,千阳苹果第三次飞入太空,成为航天员的专供水果。在盛产苹果的陕西,千阳苹果为何能在陕西果业中独树一帜?
  2012年,宝鸡市千阳县率先从欧洲引进新品种矮砧苹果,大力发展矮砧栽培模式,推动传统“乔化稀植”向新型“矮化密植”变革。为了让矮砧苹果深扎“根”到千阳的大地上,招引华圣、土美木里、海升等12家果业龙头企业联合攻坚,马锋旺、赵政阳、李丙智、陈学庚等中国苹果首席专家和院士扎根指导,塑造了省水省人工60%、省肥省土地70%、高产优果率90%的“四省一高一优”新优势,亩产7000斤、最高1.3万斤,实现面积不增、产量倍增、收益翻番。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千阳县与西农大联合成立千阳苹果种苗研究院,依托青美育苗公司建成省内唯一的县级苹果病毒检测中心,突破苗木繁育“卡脖子”技术;在国内首次完成脱毒砧木压条繁殖和“离体嫁接”,全国首家开展矮砧苹果太空育种试验,创造了“当年见花、次年挂果、三年丰产”的苹果生产新纪录,年产苗木3000万株,占国内市场72%、全球市场25%。
  质量兴农,标准先行。近年来,千阳县在全国首次建成高标准“三圃田”及苗圃生产追溯数据中心,配套组培室、苗木嫁接车间、苗木专用贮藏冷库,形成以“良种引进、离体嫁接、大苗出圃、数据查询”为核心的工厂化苗木繁育流程标准;探索形成以“矮砧大苗、格架密植、水肥一体、轻简作务”为核心的矮砧苹果发展技术规范。《千阳苹果自根砧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作为团体标准在国家标准委网站发布,《五项矮化苹果自根砧栽培技术规程》通过省标认定。
  2023年,千阳县作为全省4个成功入围的县区之一,成为宝鸡市首个跻身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行列,形成集苗木组培繁育、果品分拣、精深加工、装备供应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总产值27亿元。
  千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红忠介绍,全县已建成标准化示范园26个、苹果专业合作组织79个、苹果家庭农场42个,带动65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8618万元,百万村24个、千万村实现“零”的突破,2.9万名群众拿租金、赚薪金、领股金,1.2万户果农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