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城关镇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林业经济绿色发展之路
2024年10月16日
字数:1295
■记者 李孝华 通讯员 张辉
深秋时节,走进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三元村大木坝区域,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生态美景。蓝天白云下,苍翠欲滴的青松遍布山野,四季常青的生态茶园芬芳四溢,绿色铺满整个村庄,宛若一幅绿色油画。
三元村优质的林业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汉阴县城关镇依托良好的生态底本、探索久久为功推动林业资源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定位,以秦岭生态环保、凤凰山森林公园保护区、国有林场为载体,积极探索林文旅深度融合、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民生福祉全面增进的林业经济绿色发展之路,聚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持续造绿优化生态空间
汉阴县城关镇林地面积70990.81亩,该镇紧扣“林”主题,厚植“绿”理念,持续在林业资源管护上做实“管绿、护绿、守绿、增绿”文章,不断优化辖区林业资源生态空间;抢抓春季造林和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的重要时机,深入实施林业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和绿化造林项目,通过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和大力实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等重点工程,建成月河村李家沟樱桃产业园、三元村茶园绿色景观廊道、五一村红枫生态林种植基地等生态林,修复森林图斑12处,沿316国道和月河川道开展植绿补绿,为朱鹮建设栖息繁衍点3处,打造了以林为主、林果结合、湿地保护、城乡融合的森林生态体系,形成城区园林化、村庄田园化、库塘景观化、道路林荫化的魅力城关生态画卷。
生态优先发展绿色产业
城关镇实施“护林强村、兴林强镇”举措,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深入挖掘月河两岸、南北两山林业生态资源潜力,大力发展林药、林禽、林蜂等产业,鼓励林业科技人员、龙头企业、农业大户,按照“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原则,围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做文章,逐步形成“林上有果摘、林中有畜养、林下有套种”的立体林业经济新格局,以充足的“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目前,全镇以猕猴桃、蜂糖李、花椒、樱桃、黄桃为主体的5大特色林果产业园已实现连年丰产,带动500余户群众稳岗就业、增产增收,打造了具有汉阴特色的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富硒、绿色、生态的农林产品成了县内外游客青睐的特色产品,生态林也成了辖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突出特色推动森林旅游
城关镇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游、康养游、文化游、乡村游,积极推进“四季春晚、花海踏歌”文化旅游项目,以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堰民兵生态园、赵家河千亩特色林果生态园、五一牡丹园、三坪阳光玫瑰葡萄园连线打造“一镇五景”旅游精品路线,持续擦亮生态旅游的“金”字招牌,书写魅力城关生态富民、绿色惠民、由绿生金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镇借助休闲观光、林果采摘、森林科普、农耕研学等推动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先后发展猕猴桃、蜂糖李、葡萄、黄桃、樱桃、无花果、花椒等特色林果产业12000余亩,凤鸣景舍、凤凰山茶园、大木坝等一批农文旅融合的自然、生态、人文景区为游客们休闲娱乐带来了沉浸式体验,“林业+旅游发展”模式既有效拓宽了群众就业门路,又实现了林业产业持续向好发展的良性循环。
深秋时节,走进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三元村大木坝区域,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生态美景。蓝天白云下,苍翠欲滴的青松遍布山野,四季常青的生态茶园芬芳四溢,绿色铺满整个村庄,宛若一幅绿色油画。
三元村优质的林业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汉阴县城关镇依托良好的生态底本、探索久久为功推动林业资源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定位,以秦岭生态环保、凤凰山森林公园保护区、国有林场为载体,积极探索林文旅深度融合、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民生福祉全面增进的林业经济绿色发展之路,聚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持续造绿优化生态空间
汉阴县城关镇林地面积70990.81亩,该镇紧扣“林”主题,厚植“绿”理念,持续在林业资源管护上做实“管绿、护绿、守绿、增绿”文章,不断优化辖区林业资源生态空间;抢抓春季造林和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的重要时机,深入实施林业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和绿化造林项目,通过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和大力实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等重点工程,建成月河村李家沟樱桃产业园、三元村茶园绿色景观廊道、五一村红枫生态林种植基地等生态林,修复森林图斑12处,沿316国道和月河川道开展植绿补绿,为朱鹮建设栖息繁衍点3处,打造了以林为主、林果结合、湿地保护、城乡融合的森林生态体系,形成城区园林化、村庄田园化、库塘景观化、道路林荫化的魅力城关生态画卷。
生态优先发展绿色产业
城关镇实施“护林强村、兴林强镇”举措,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深入挖掘月河两岸、南北两山林业生态资源潜力,大力发展林药、林禽、林蜂等产业,鼓励林业科技人员、龙头企业、农业大户,按照“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原则,围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做文章,逐步形成“林上有果摘、林中有畜养、林下有套种”的立体林业经济新格局,以充足的“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目前,全镇以猕猴桃、蜂糖李、花椒、樱桃、黄桃为主体的5大特色林果产业园已实现连年丰产,带动500余户群众稳岗就业、增产增收,打造了具有汉阴特色的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富硒、绿色、生态的农林产品成了县内外游客青睐的特色产品,生态林也成了辖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突出特色推动森林旅游
城关镇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游、康养游、文化游、乡村游,积极推进“四季春晚、花海踏歌”文化旅游项目,以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堰民兵生态园、赵家河千亩特色林果生态园、五一牡丹园、三坪阳光玫瑰葡萄园连线打造“一镇五景”旅游精品路线,持续擦亮生态旅游的“金”字招牌,书写魅力城关生态富民、绿色惠民、由绿生金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镇借助休闲观光、林果采摘、森林科普、农耕研学等推动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先后发展猕猴桃、蜂糖李、葡萄、黄桃、樱桃、无花果、花椒等特色林果产业12000余亩,凤鸣景舍、凤凰山茶园、大木坝等一批农文旅融合的自然、生态、人文景区为游客们休闲娱乐带来了沉浸式体验,“林业+旅游发展”模式既有效拓宽了群众就业门路,又实现了林业产业持续向好发展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