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阳光报社特派两名记者前往灾区并发回报道
雅安地震,我们见证我们感动
2024年10月15日
字数:617

记者罗溯阳在地震灾区深夜和衣而卧
■记者 梁萌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我和同事罗溯阳第一时间赶往灾区。这是继汶川地震后,我再一次被派往地震灾区前线采访。
我们从西安出发到达成都后,首先来到地震伤员主要救治医院之一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采访,了解伤员的救治情况。随后,我们先后从成都到邛崃,从邛崃到雅安,再从雅安深入震中地区芦山县,以及重灾区清仁乡和双石镇等地。这一次震区采访之行,匆忙、紧张、艰苦,备受震撼又备受感动。
开放的互助场景在芦山县城时常发生,面对灾难,灾区群众不忘互助。虽面临困境,但老百姓普遍比较乐观。
在芦山中学里,除了有志愿者搭建的帐篷学校外,还有援建单位搭起的板房教室,高一的学生在上课前还合唱了《雅安别哭,芦山别哭》的歌曲。一路走来,随时能看到群众在倒塌的房屋外面挂着“感谢恩人”“一路平安”的牌子。大人们教小朋友敬礼,让他们在灾难中学会感恩。
采访中,我们在灾区遇到了“90后”的延安小伙,他和几个伙伴募集到了几十万元的救灾款。他们还购置了1万瓶矿泉水、1万桶方便面、400床棉被、100顶帐篷、100件彩条布以及药品、婴儿用品、妇女卫生用品等雇车拉到灾区。他们表示,来灾区就好像对人生进行了一次洗礼。
其实,对于记者来说,记录历史、呈现真相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但这也是一次感动之行。采访中,我们会被哪怕是小小的一点善举所感动,也被灾区群众的坚强、乐观所鼓舞。对我们来说,灾区采访也是一次受教育的过程,也同样是人生的一次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