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印台区:“自主培养”助力本土人才“提质增量”
2024年10月14日
字数:1244
■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郑晓蒙
今年以来,铜川市印台区坚持“自主培养”这一人才来源主渠道,出台了《加强人才自主培养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从全区现有人才中寻找突破口,就地取“才”、因地育才,促进本土人才“提质增量”,夯实本土人才基础,为全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多方联动“协同育才”,培训产业通才。印台区建立了由组织部门“牵线搭桥”、行业部门“协同配合”的“1+N”育才机制,坚持以“学思想”为主题主线、“提素质、优结构、兴产业、促发展”为目标导向的“1+N”课程体系,分级分类强化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才培训教育,不断提升人才“密度”和质量。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开展畜牧养殖、苹果种植、农技推广等方面培训10期477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31期1134人次;培训产业致富带头人288人、产业指导员72人、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和财务人员160人,培育认定创新创业带头人70名。
依托平台“借力育才”,培养高质英才。印台区借助平台将人才“送出去学”,积极推荐技术骨干、青年企业家、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等参与省市培训项目,有计划地选派教育、卫健、农业等领域的优秀人才赴浙大、亭湖等地“学习”“取经”;搭建平台将专家“请进来教”,持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挂牌成立了由西农专家领衔的专家工作站5个,设立了区域主导产业技术服务站20个,并定期邀请省市专家、教授、学者来印台开展现场培训、业务指导,助力人才成长。
师徒结对“以才育才”,培育行业专才。印台区发挥铜川工匠、拔尖人才、技术能手等优秀人才自主培养“主力军”作用,积极推行“师带徒”“老带新”“强带弱”等育才模式;在教育领域大力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发挥“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作用,带动培养青年教师160余人;在卫健领域探索开展“拜师学艺”“跟岗学技”活动,持续推进医疗机构“三名”(引培名医、建设名科、打造名院)创建机制,先后挂牌成立了铜川市基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1家、陕西省名中医杨利学传承工作站1个。
擂台比武“以赛育才”,培树技能尖才。印台区发挥技能竞赛牵引带动作用,广泛开展技能竞赛、技术交流、岗位练兵等活动,激励各类人才争先创优、服务一线;结合深化“三个年”活动,组织开展了冬季果树修剪、医疗护理等技能竞赛,并创新开展了首届铸造技能竞赛、首届面花技艺大赛等活动,促使本土人才技艺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先后涌现出了育种专家赵树良、果树专家陈善美、食用菌专家朱慧等先进典型。
立足基层“一线育才”,培植本土乡才。印台区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战场,大力实施“千万工程·人才助力”行动,有序引导各类人才开展“三送三下”(送策下乡、送课下村、送技下户)活动,全面提高乡土人才素质。今年以来,全区组织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园,分片区开展技术培训150余场次,培训果农1.5万余人次;认定昱春果业、津樱果业、龙果香合作社等3家企业为区级农民田间学校,推荐张柯君等3人参加省级高素质农民跟踪服务教师评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创办领办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协会等经济实体200余家,带动全区20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
今年以来,铜川市印台区坚持“自主培养”这一人才来源主渠道,出台了《加强人才自主培养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从全区现有人才中寻找突破口,就地取“才”、因地育才,促进本土人才“提质增量”,夯实本土人才基础,为全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多方联动“协同育才”,培训产业通才。印台区建立了由组织部门“牵线搭桥”、行业部门“协同配合”的“1+N”育才机制,坚持以“学思想”为主题主线、“提素质、优结构、兴产业、促发展”为目标导向的“1+N”课程体系,分级分类强化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才培训教育,不断提升人才“密度”和质量。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开展畜牧养殖、苹果种植、农技推广等方面培训10期477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31期1134人次;培训产业致富带头人288人、产业指导员72人、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和财务人员160人,培育认定创新创业带头人70名。
依托平台“借力育才”,培养高质英才。印台区借助平台将人才“送出去学”,积极推荐技术骨干、青年企业家、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等参与省市培训项目,有计划地选派教育、卫健、农业等领域的优秀人才赴浙大、亭湖等地“学习”“取经”;搭建平台将专家“请进来教”,持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挂牌成立了由西农专家领衔的专家工作站5个,设立了区域主导产业技术服务站20个,并定期邀请省市专家、教授、学者来印台开展现场培训、业务指导,助力人才成长。
师徒结对“以才育才”,培育行业专才。印台区发挥铜川工匠、拔尖人才、技术能手等优秀人才自主培养“主力军”作用,积极推行“师带徒”“老带新”“强带弱”等育才模式;在教育领域大力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发挥“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作用,带动培养青年教师160余人;在卫健领域探索开展“拜师学艺”“跟岗学技”活动,持续推进医疗机构“三名”(引培名医、建设名科、打造名院)创建机制,先后挂牌成立了铜川市基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1家、陕西省名中医杨利学传承工作站1个。
擂台比武“以赛育才”,培树技能尖才。印台区发挥技能竞赛牵引带动作用,广泛开展技能竞赛、技术交流、岗位练兵等活动,激励各类人才争先创优、服务一线;结合深化“三个年”活动,组织开展了冬季果树修剪、医疗护理等技能竞赛,并创新开展了首届铸造技能竞赛、首届面花技艺大赛等活动,促使本土人才技艺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先后涌现出了育种专家赵树良、果树专家陈善美、食用菌专家朱慧等先进典型。
立足基层“一线育才”,培植本土乡才。印台区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战场,大力实施“千万工程·人才助力”行动,有序引导各类人才开展“三送三下”(送策下乡、送课下村、送技下户)活动,全面提高乡土人才素质。今年以来,全区组织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园,分片区开展技术培训150余场次,培训果农1.5万余人次;认定昱春果业、津樱果业、龙果香合作社等3家企业为区级农民田间学校,推荐张柯君等3人参加省级高素质农民跟踪服务教师评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创办领办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协会等经济实体200余家,带动全区20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