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6月 西安共有有效发明专利9.96万件

2024年10月10日 字数:1133
  ■记者 杜丽芳
  10月9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冯超到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丽萍主持会议。
  自2022年西安获批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紧扣“引领陕西、示范西北”发展定位,按照从供给、需求“两侧着手”,强化高校院所、企业、服务机构“三方联动”,推动技术、产业、金融、保护“四层发力”的工作思路,聚力全方位挖潜、全要素支撑、全链条保护、全过程服务,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与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的“西安模式”。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西安全球排名连续攀升,由2022年的第22位跃升到2023年的第19位,今年排名再次上升1位,位列全球第18位,居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
  截至今年6月,全市共有有效发明专利9.96万件,同比增长19.1%;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76.628件,同比增长18%;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19项、第二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1项、2023年度全国“十大著作权人”称号1项;全市著作权作品注册登记16.58万件,同比增长31.7%;全市商标有效注册量49.38万件,同比增长8.8%;共登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个,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3个,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个,核准使用专用标志企业58家。
  同时,西安相继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成为国字号知识产权“双示范”城市。鄠邑区入选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碑林区、雁塔区、莲湖区、高新区分别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区,未央区、新城区、长安区、灞桥区、阎良区、高陵区、蓝田县、经开区分别获批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区县。西交大、西工大、陕科大、理工大、西电、建大分别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同时,布点建设市级“秦创原IP示范园区”5个,全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累计达到161家,全国版权示范单位6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累计达到217家,省级版权示范单位13家。
  2023年,全市专利转让许可7872件,入榜中国专利运营城市前二十,位列第17位。建成西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与21家高校、136家服务机构建立合作机制,累计发布专利成果6000余件、技术需求700余项,推动专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成立西北首家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布点建设89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工作站。创新运用“云调解”模式办理涉外发明专利侵权纠纷案,入选全国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首批10个典型案例。
  全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572家,专利代理师超过600人,修订发布《西安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2.0版》,推广知识产权质押等金融信贷产品,发行西北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储架规模3亿元,首期债务企业10家、融资金额1亿元;2023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过50亿、创历史新高。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