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3686”工作机制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更走心
2024年10月09日
字数:1069

■记者 韩建军 文/图
近年来,丹凤县结合地域特色和文化禀赋,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定位,充分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博物馆、红色文化、现代产业园等资源,串点连线,以德育涵育新风,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新起点上纵深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三级联动筑同心
丹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建立了县、镇、村三级书记负责制和中心主任办公会、联席会、挂点联系、结对共建等制度,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六大平台贴民心
全县整合公共文化资源,积极打造理论宣传、教育体育、文化服务、科技科普、融媒宣传和便民服务六大平台,把文明实践课堂搬到社区广场、农家小院、田间地头,从“一人讲”到“大家讲”……借助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开展互动式、情景式、体验式文明实践活动。目前全县有12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队,基层宣讲骨干达到120余人,打造了“文艺宣讲”“乡音宣讲”“板凳宣讲”等理论宣讲品牌5个,各类理论政策宣讲受众超过10万人次。
八大基地暖人心
丹凤县依托商洛工委旧址、红二十五军旧址以及马炉党性教育基地、棣花古镇等资源,积极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技能培训、党性教育、文化服务、党员培训、体育健身、卫生健康、未成年人校外活动等八大实践基地,联合丹凤县朝阳爱心志愿者协会、陕西零贰玖公益服务中心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培育新时代好少年”献爱心及助力乡村振兴少儿公益研学活动,在武关村开展“青春夕阳红”关爱农村留守老人活动;联合县剧团开展“戏曲进乡村”文明实践活动;在铁峪铺敬老院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文明实践活动,为老人送上精彩的文艺节目和慰问品。截至目前,丹凤县采取“宣讲+文艺+服务”模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000余场次。
六大载体聚信心
丹凤县通过“讲、评、励、帮、创、惠”六大载体开展经常性、面对面、群众参与的文明实践活动,探索推出了“乡音党课”“农民夜校”“爱我丹凤”“干净丹凤”等多项文明实践品牌项目;积极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各类“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丹凤程宝存、程建军父子荣获“中国好人”年度宣传人物,并在CCTV-12播出;龙驹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被评为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青春夕阳红,关爱空巢老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获陕西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奖;鹿池社区被评为陕西省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蔡川镇留仙坪红色教育基地被评为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丹凤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被评为商洛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