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司法局多样化普法 筑牢平安“压舱石”
2024年10月09日
字数:1860

安乐河镇开展法治宣传专项行动

微视频截图

广坪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专项行动
制作反家庭暴力法普法微视频、民法典普法音频,邀请律师入村进行法治宣讲,在农户办酒席时进行普法宣传……今年以来,宁强县司法局立足“三个专项行动”,持续提升法治宣传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压舱石”作用和源头预防作用,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在工作中探索新模式、新经验,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合法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 李希 任军 文/图
探索“法治宣讲+”模式 花样普法接地气入人心
今年夏天,一条反对家庭暴力的微视频《家暴风云》在宁强人的朋友圈里流传开来,视频里丈夫的家暴行为让人看了义愤填膺,视频中的普法内容也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了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合理依法地表达诉求。
为贴近生活、以景普法,宁强县司法局选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物权、相邻权、婚姻家庭关系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文制作成法治微视频,其中,反家庭暴力法普法微视频《家暴风云》已在汉中司法、平安宁强、宁强发布微信公众号上进行了转发;涵盖了婚姻家庭、相邻关系、山林土地、人身损害赔偿、交通事故等内容的民法典普法音频则通过集中宣传活动、矫正对象走访、村级大喇叭等形式在多种场合进行循环播放,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在做好线上普法宣传的同时,宁强县司法局还抽调了25名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的优秀普法骨干组建了一支法治宣传教育专项行动普法宣讲队,深入村(社区)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讲座,力求做到“群众在哪里,普法到哪里”,形成了普法宣传队伍的强大合力;组织法律顾问、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各村(社区),聚焦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婚恋矛盾、邻里纠纷等问题,针对性地结合典型案例,用浅显易懂的话语常态化开展集中普法宣讲和入户宣讲;法官、检察官、派出所民警在办案过程中,通过以案释法,持续做好针对重点群体及其家属的法治宣传工作;镇村干部利用入户走访等时机“送法上门”。截至目前,宁强县司法局召开院坝会、群众会以及“送法上门”“讲法入户”等各类普法宣传活动600余场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讲座77场次,受教育者超过6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有效引导了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宁强县司法局用好用活“三单两书”制度,以普法办的名义给县公安局、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教体局等24个单位发送了普法重要工作提示单。县教体局开展了全民健身日集中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彩页1300余份。县信访局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栏张贴、现场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群众宣传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发放《信访工作条例》150余本、信访相关事项宣传资料320余份。县人民检察院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法规,开展点对点宣传11次、集中宣传3次、网格员法治培训1场,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法治宣传相关信息4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80余次。
扎实开展突出矛盾摸排化解工作 将“事后处置”转变为“事前预防”
今年以来,宁强县司法局紧密结合司法行政工作,按照“深入摸排、迅速化解、灵通信息、及时上报”工作要求,通过“常态化+重点”摸排化解工作方法,切实做到了摸排到位、化解到位。
宁强县司法局和各司法所在不断加强与公安、综治、民政、人社、自然资源等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共享的同时,还在内部加强了各司法所之间以及司法所和县局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将全面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广泛发动司法所、村区)“两委”干部、网格员等力量,聚焦重点群体、重点类型、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不留死角;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按照“抓早抓小”“处置在早”的原则,第一时间进行调解,第一时间介入处置,坚决杜绝发酵升级、扩大转型;加大跟踪回访力度,按照“谁调处、谁回访”的原则,按照“一事一回访”的要求,巩固调解成果,防止矛盾纠纷被反复激化;加强源头预防,深化“法律九进”,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思维和法律意识,着力将“事后处置”转变为“事前预防”。
记者了解到,突出矛盾风险摸排化解工作开展以来,宁强县各司法所常态化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因涉土地边界、婚恋家庭、彩礼纠纷、邻里纠纷而导致关系失和、长期积怨且有暴力倾向的人员,以及重新融入社会困难的安置帮教对象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摸排,并充分发动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对他们全面排查起底。截至9月,宁强县司法局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713件,化解1709件,化解率达到了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