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科技特派员开展重金属低累积油菜品种选育试验示范工作
丰富秦巴山区油菜品种 提升油菜种植水平
2024年09月26日
字数:801
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彭建文)为进一步丰富秦巴山区油菜品种,提升油菜种植水平,深入挖掘油菜增产潜力,推广秦巴山区重金属低累积油菜种植品种、技术,提高油菜安全种植水平和经济效益,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商洛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进行技术合作的2024年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农业领域)“陕西秦巴山区重金属污染农田长效治理技术集成示范与装备研发”要求,近日,陕西省商洛市三区人才胡海锋,科技特派员林娟、张力,商州区农业农村环境保护与能源中心主任王志敏一行来到商州区板桥镇潘河村开展重金属低累积油菜品种选育试验示范工作。
本次试验田设在板桥镇潘河村,海拔1138米,土壤为沙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种植为玉米。示范面积约1.5亩,试验区共选用11个油菜品种,分别为秦荣3号、秦优7号、秦优33号、陕油505号、陕油009号、陕油15、陕油17、陕油19、甘杂1号、延油2号、金油杂2009。按照试验设计要求,每个品种都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累计种植33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10平方米,油菜播种穴距8厘米~10厘米,行距40厘米,穴留2苗~3苗,亩播量350克,亩留苗3000株~5000株。
在试验田中,科技特派员按照试验方案要求,把油菜品种各小区进行随机排列,在精细整地、划分小区、施足底肥后,再进行拉线、挖沟、拌种、播种等环节,严格按照试验操作程序,逐个小区进行播种,用时1天,完成了重金属低累积油菜品种筛选试验示范的种植工作。同时,科技特派员还跟着群众边干活边宣传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知识,向种植农户详细讲解了油菜种植技术、病虫草害防治、田间管理等常用知识。
下一步,林娟、张力、胡海锋、王志敏将继续关注试验田的后期田间管理,做好生长期农事操作记载、试验生育期调查和产量性状考察登记,科学分析各项性状指标及试验结果,待采收时再提取各品种油菜种子进行检测,筛选出适宜秦巴山区的高产低累积油菜优良品种,为今后的油菜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为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本次试验田设在板桥镇潘河村,海拔1138米,土壤为沙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种植为玉米。示范面积约1.5亩,试验区共选用11个油菜品种,分别为秦荣3号、秦优7号、秦优33号、陕油505号、陕油009号、陕油15、陕油17、陕油19、甘杂1号、延油2号、金油杂2009。按照试验设计要求,每个品种都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累计种植33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10平方米,油菜播种穴距8厘米~10厘米,行距40厘米,穴留2苗~3苗,亩播量350克,亩留苗3000株~5000株。
在试验田中,科技特派员按照试验方案要求,把油菜品种各小区进行随机排列,在精细整地、划分小区、施足底肥后,再进行拉线、挖沟、拌种、播种等环节,严格按照试验操作程序,逐个小区进行播种,用时1天,完成了重金属低累积油菜品种筛选试验示范的种植工作。同时,科技特派员还跟着群众边干活边宣传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知识,向种植农户详细讲解了油菜种植技术、病虫草害防治、田间管理等常用知识。
下一步,林娟、张力、胡海锋、王志敏将继续关注试验田的后期田间管理,做好生长期农事操作记载、试验生育期调查和产量性状考察登记,科学分析各项性状指标及试验结果,待采收时再提取各品种油菜种子进行检测,筛选出适宜秦巴山区的高产低累积油菜优良品种,为今后的油菜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为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