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工技术协会条编专业委员会在南郑区成立

2024年09月25日 字数:857

  ■记者 李希 文/图
  9月24日上午,在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非遗特色小镇举办了中国职工技术协会条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现场宣读了中国职工技术协会条编专业委员会成立批复文件,并向中国职工技术协会条编专业委员会颁发匾牌。中国职工技术协会、汉中市总工会以及南郑区相关领导等出席并参加了大会仪式。
  南郑区是汉中藤编的原产地和核心产区,素有“陕西藤编之乡”的美誉。2021年“汉中藤编”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南郑区深入挖掘藤编技艺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不断健全藤编特色产业链,聚力打造非遗产业园,今年3月“汉中藤编”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对外发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黄官藤编专业合作社,年生产各种手工制品22万件(套)、产值达6500余万元,被评为全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南郑区探索出了“传承人的龙头企业+手艺人的合作社+勤快人的家庭工坊+电商人的线上小铺+创新人的研创基地”联农带农模式。
  条编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条编非遗传承与创新工作迈入新的阶段。在中国职工技术协会的支持下,紧密结合当下市场多元需求及现代前沿技术,积极引进优质种植品种,不断丰富藤条种植产品,改良关键工序工艺,精心开发独具特色且富有创意的条编产品与服务,使条编产业紧跟时代步伐,展现新的活力。南郑区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大力促进条编与旅游、文创、数字经济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同时发挥好桥梁作用,打开线上销售渠道,拓宽海外销售空间,全方位提升南郑条编产业综合能力,实现创新高质量发展。
  汉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南郑区委书记杨守奎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条编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为南郑区藤编产业发展壮大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必将推动“汉中藤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壮大、出彩。南郑区将以此为契机,紧紧围绕藤编文化的活态化展示、产业化发展、系统性保护,做好“非遗+”文章,打造好非遗小镇,有序推进文化展馆、特色街区和“汉中藤编”研创基地等项目建设,着力构建集观光、体验、研学、游购于一体的非遗产业集群,不断提高“汉中藤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